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04  浏览次数:1150次

近五年来颅脑外伤发生率正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造成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将会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研究表明,颅脑外伤的自身特点决定早期康复治疗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治疗中的重要性逐渐表现出来。本次以60例重型颅脑外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重要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13~73岁,平均(37.3±2.5)岁。患者随机分为30例干预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经CT检查后发现,干预组患者颅内血肿11例,脑挫裂伤4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肿5例,合并颅内血肿2例,颅骨骨折6例,脑干损伤2例。对照组患者颅内血肿10例,脑挫裂伤6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肿6例,合并颅内血肿4例,颅骨骨折2例,脑干损伤2例。两组患者基本数据不具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昏迷时间最长45天,最短22h。发病后偏瘫19例,失语11例,共济失调9例。1.2 护理方法1.2.1 康复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急诊对症手术治疗,并给予脱水、抗感染、支持治疗等。干预组在给予手术和常规治疗情况下,对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未发展的情况下,于48h后开始康复干预。①运动功能训练,采用Bobath和Brunnstrom疗法,处于急性期的患者适当进行肢体康复护理,将肢体置于功能位,防止患者发生关节肌肉挛缩或水肿。进入稳定期,便可进行被动的四肢床上运动,此时训练如翻身、躯干运动或者对患者坐卧交替变换。此项训练将会防止患者发生肩手综合征、关节僵硬等继发改变。进入恢复期后着重训练患者瘫痪肢体,如何正确交换坐卧位、简单床上活动,训练患者会自床和轮椅间移动,并进行立位保持和平衡训练。上下阶梯以及步行训练也要同时进行。②个体化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首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潜能进行正确的评估,并根据评估制定训练计划。主张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进行训练,简单的如行走、穿衣、梳洗、进食等等。让患者由帮助到逐渐脱离帮助,将自身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尽量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动作。③认知能力进行训练。第一步,通过声音和语言刺激提高患者觉醒能力及辨别能力。早期的聆听音乐,并逐渐训练患者与家属对话。第二步,对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进行训练,患者进行简单的组织分类或排列顺序均可达到训练目的。第三步,增强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进行必要的心里康复指导。充分与家属沟通,使其明白康复训练对患者脑功能重组与再建的重要性。消除家属的顾虑和焦虑等负面心理,使家属与患者可以互动训练。1.2.2 心理护理颅脑创伤常常会造成患者语言表述、肢体功能等方面的障碍,由此会产生焦虑、恐惧、怀疑、抑郁等心理,因此需要重视术前的访视,给予患者正确的疏导,给患者足够的信任与安全感,从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对于康复期患者,特别需要鼓励患者及家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多列举功能恢复良好的案例,正面引导患者与家属。1.2.3 饮食护理坚持管饲用物清洁消毒,对于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鼻腔和胃管;对于便秘患者,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量的配给;对于腹泻患者,尽量减少脂肪及管饲流质量。1.3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躯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资料使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分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干预组康复护理干预后AD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及躯体运动能力评分具有显著差异,详见表2-1。表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评价3 结论脑损伤的原因包括脑卒中和脑外伤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患者均会出现认知、感觉、运动等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及个人能力,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作为康复治疗的基础理论,通过反复特定性训练可使现有脑皮质代偿损伤区脑组织的神经功能。当颅脑损伤后病灶中央区神经细胞不可逆坏死,周边区神经细胞多处于缺血或缺氧的状态,如进行及时治疗便可逆转。而进行康复干预主要针对该区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尚存活脑细胞。康复中应用相关技术通过潜伏通路、突触的启用及轴突出芽促进脑部术后功能充足及代偿。同时康复训练相应提高心功能,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循环,为神经组织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所引起牵张反射增强,最终导致骨骼肌张力升高。肌张力随牵张速度的增加随之升高,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出现痉挛则会使运动机能恢复受到阻碍,限制患者康复训练的进行。因此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早期抗痉挛的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极为重要。另外应考虑到颅脑外伤对患者自身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对降低生存质量和预后均有较大干扰。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等综合性干预改善患者不良心境。越早的进行康复介入对患者的脑功能重建效果越好。所以患者颅脑外伤后进行功能训练逐渐提高运动、自理、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早期自我意识的恢复与家庭或医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康复具有直接关系。在康复过程中来自他人的心理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康复。通过患者、家属、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患者进行1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AD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杨彩虹,曹红,李娜.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508-1509.[2] 罗海清. 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96-97.[3] 陈文华 蔡溢.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护士,2010,6(下旬版):153-154.[4] 段青梅,严兴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14.[5] 尚淑怡,尤春景.脑外伤患者p300与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相关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9):604-604.[6] 杨晓莲,朱振莉,孟庆丽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7):442-44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