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应用纳洛酮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865次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时期内采用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内科近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6例,根据患者进行纳洛酮治疗的时间分为研究组(致伤24 h内)和对照组(致伤24 h后)各43例,比较组别间治疗后GCS评分、意识觉醒时间和呼吸衰竭纠正时间。结果:治疗后GCS评分上,治疗第5天、第10天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觉醒时间和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颅脑损伤发病早期即运用纳洛酮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意识的觉醒、纠正呼吸衰竭、降低死亡率,应当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关键词]纳洛酮;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时期
颅脑损伤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比较高。颅脑损伤的致病因多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斗殴等外部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严重颅脑损伤对患者机体、精神状况、意识、认知等都产生严重影响,而且颅脑损伤所引起的脑缺氧、脑出血等病理改变还可能会引起继发性脑损伤[1]。因此,颅脑损伤的早期、有效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此结合我院具体实例,比较研究不同时期内采用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现结合具体实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内科近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检查确认疾病,根据我国制定的“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标准,重症标准为:①持续昏迷﹥12 h,意识障碍加重或清醒后再次昏迷;②神经系统明显呈现出阳性特征;③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明显改变。具体资料为:男51例,女35例,年龄8~75岁,平均468岁。具体病况为:颅内血肿3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2例,广发脑挫裂伤16例,广泛颅骨骨折12例。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平均分为(469±165)分,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 h内入院治疗。根据患者进行纳洛酮治疗的时间分为研究组(致伤24 h内)和对照组(致伤24 h后)各43例,组别间在上述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脱水、止血、抗压、降颅压、营养、手术治疗等综合对症治疗。其中研究组在患者致伤24 h内(其中33例在12 h内)即注射纳洛酮(生产企业: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编号:A19912338101;产品规格:1 ml∶04 mg×5支),用药剂量为04 mg/kg,注入到5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后使用输液泵24 h连续静脉滴注,连续滴注3 d,之后统一改剂量为48 mg/d,连续治疗7 d后停药。对照组则在患者心率、体温、血压、颅压等主要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后方进行纳洛酮治疗,治疗时间均在致伤24 h后,平均时间为415 h,具体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项目:比较进行纳洛酮治疗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的GCS评分、意识觉醒时间和呼吸衰竭纠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GCS评分上,两组在治疗后第1天无显著差异,治疗第5天、第10天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此外,治疗后研究组意识觉醒时间和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上研究组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见表2,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两组间治疗后GCS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第1天第5天第10天研究组43531±172784±312①923±264①对照组43528±169609±236750±208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表2两组间意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死亡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意识觉醒时间
(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
(d)死亡
[例(%)]研究组43907±410①663±367①6(140)①对照组431189±4591025±39811(256)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医学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患者体内β-内啡肽(β-EP)含量急剧升高,而其升高程度与患者病况严重程度、意识障碍程度呈正比,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重点之一便是降低β-EP至正常水平。
纳洛酮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能有效降低β-EP,阻断其对患者脑部的继续损伤,增大脑血流量,加大脑灌注区面积,有效减轻脑细胞坏死和脑水肿[2]。此外,纳洛酮还具有明显的镇痛和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并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患者清醒[3]。纳洛酮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个别患者会出现恶心、嗜睡、烦躁等不良反应。
纳洛酮非常容易被吸收,易通过血脑屏障,一般情况下,在注射后3 min内即可产生最大效力,并持续45 min左右。纳洛酮的快速吸收性和良好的药效使得其在颅内血肿早期即可应用于治疗,且越早应用越好,而不必等待通过综合治疗稳定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后进行。患者入院后,在进行综合治疗24 h内即进行纳洛酮治疗即可发挥纳洛酮的促醒、降β-EP、纠正呼吸衰竭作用。本文研究中,24 h内进行纳洛酮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后GCS评分、意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死亡率四项观察指标上均显著优于24 h后进行纳洛酮治疗的对照组,由此可以证明,在颅脑损伤发病早期即运用纳洛酮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意识的觉醒、纠正呼吸衰竭、降低死亡率,应当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4 参考文献
[1]陈永胜,马小红,田波,鲍向阳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9,6(3):89
[2]锦楼,关健雄,谭晓穗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9(4):123
[3]黄武,梁天森,贺云松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8,9(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