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发表时间:2011-08-24  浏览次数:734次

  作者:刘松岭,张林,王睿  作者单位:青岛市肿瘤医院 外一科 (山东 青岛 266042)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淋巴结清除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3年2月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行颈清术。其中46例(52例次)行多功能保留颈清术,男12例,女34例,男女比例1:2.83;年龄27~69岁,中位年龄47岁;乳头状癌38例,滤泡癌5例,髓样癌3例。20例(22例次)行改良性颈清术,男6例,女14例,男女比例1:2.33;年龄31~71岁,中位年龄49岁;乳头状癌15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2例。所有患者AJCC-TNM(2002)分期均为T1~2N0~1M0,其中Ⅰ期48例,Ⅱ期12例,Ⅲ期6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切口为长单臂弧形(L型),比常规切口靠外后1~2 cm,以减小损伤副神经及枕小神经概率。

  1.2.1 改良性颈清术 紧贴颈阔肌分离皮瓣,保护耳大神经及颈外静脉。在斜方肌前缘寻找并保护副神经,清除颈后三角和锁骨上窝淋巴结,切断肩胛舌骨肌和颈横动脉,分离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充分游离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注意保护表面的肌膜。先牵拉胸锁乳突肌向内,暴露颈内静脉,从下向上剥离颈后三角、锁骨上三角、颈内静脉链中下组淋巴组织及颈动脉鞘膜。再向外牵拉胸锁乳突肌,充分暴露颈动脉三角淋巴结。在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中部后缘与耳大神经相交处(颈部皮神经的固定穿出点)上方约1 cm寻找副神经并游离至胸锁乳突肌上端深面,暴露。将游离组织,包括Ⅲ、Ⅳ、Ⅴ区淋巴结向内上牵拉,分离并清除后组淋巴结。越过颈内静脉,整块切除前组淋巴结。

  1.2.2 多功能保留颈清术 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是在改良颈清术基础上对更多神经血管的保留。1)保留耳大神经。耳大神经来自第Ⅲ颈神经根,游离皮瓣和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部为保留此神经重点。开始浅表操作应注意紧贴颈阔肌下游离皮瓣,发现该神经后沿神经表面锐性解离以免损伤;再向深层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区为副神经、颈横神经、耳大神经进入深部组织之处,其中副神经位于后缘中上交点,颈横神经是后缘中点,耳大神经则位于两者之间,术中应根据此解剖位置仔细分离并加以保护。2)保留枕小神经。枕小神经来自颈Ⅱ神经根,常于深部肌肉的浅面发现,保留此神经的关键在于分离斜方肌前缘上部时,沿其表面清除软组织和淋巴结直至颈。3)保留颈横动静脉。颈横动静脉为并行血管,沿锁骨上横过颈根部。保留此血管可以避免损伤位于其深部的臂丛神经和膈神经,同时亦使术后使用斜方肌肌皮瓣成为可能。术中结扎其向上的细小分支,沿血管表面分离,保留动静脉。4)保留锁骨上皮神经外支。锁骨上皮神经源于颈Ⅳ神经根,分出数支到锁骨下胸壁及斜方肌下外部表面,扇形向外下展开,分内、中、外3支,司此区皮肤的感觉。锁骨下神经内、中两支因分布位置浅在难以保留;外支则可于稍深部在斜方肌表面解离,保留至颈Ⅳ神经根。

  2 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膈神经及臂从神经损伤。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患者颈部外观无塌陷,保留的神经功能从术后第1天开始恢复, 1~3个月内均完全恢复,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皮肤麻木逐渐消失,中位恢复时间为17.5 d。所有患者随访5~10年,无失访,无死亡。两组均有1例颈淋巴结复发,改良性颈清术患者于术后5年10个月复发;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患者于术后5年3个月区域淋巴结复发。

  3 讨论

  甲状腺癌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目前发病率在女性新发肿瘤中排第6位[1]。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总数的80%~90%[2-3],其恶性程度低,10年生存率85%~93%[3],淋巴结转移率高,初诊手术颈淋巴结转移率(Ⅱ~Ⅴ区)76.9%[4],术后复发部位74%为颈淋巴结[5]。所以对颈淋巴结的良好控制是治愈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因素[6]。

  1906年GeorgeCrile开展了传统颈清术,清除范围上至二腹肌,下至锁骨,前至带状肌,后至胸锁乳突肌后界,将该区域内的淋巴结、脂肪组织及颈内静脉、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整块切除,术后易发生颈及肩部变形、斜方肌萎缩、上臂功能障碍以及患侧面部水肿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颈部的美观和术后的生活质量。1962年OswaldoSuarez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良的颈淋巴清除方法,保留了颈内静脉、副神经、胸锁乳突肌;1967年Bocca在欧美广泛推广这种术式,并命名为改良性颈清术(三保留)[7]。改良颈清术较传统颈清术在功能和外观上有明显改进;如果适应证选择得当,远期疗效两种术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8]。上世纪80年代李振权和李树玲两位医生在三保留基础上改进了切口设计,引起世界关注,并在全国推广。如今甲状腺癌的理想颈清术是改良性颈清术已成为头颈外科共识,但由于术中切除多数颈部感觉神经和血管,患者术后出现耳廓及周围、颈外、锁骨下、枕部和肩部皮肤的麻木[9]。而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中低度恶性,生长较慢,转移至颈淋巴结转移也极少侵出淋巴结包膜或浸润周围组织,切除后不易复发,一般列为改良性颈清术的适应证。但甲状腺癌分化型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治疗后生存期长, 因此对颈部的外观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对改良性颈清术作了进一步改进,在三保留的基础上保留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锁骨上皮神经、颈横动静脉及颈外静脉等组织,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气管食管沟和颈内静脉区,颈后三角的转移率也较高[4]。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此术式较目前常用的改良颈清术增加保留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动静脉、锁骨上皮神经,这些神经血管多位于颈后三角,一般不会增加肿瘤种植和转移的概率。患者可于术后短时间内恢复颈、枕部皮肤感觉,臂丛神经和膈神经损伤的几率大大降低,且今后还可以使用斜方肌肌皮瓣。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后,全部手术时间为2~3 h,术中出血较少。此术式在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同时,并不影响生存率及复发率。但是若原发肿瘤分化程度低,转移淋巴结数量较多、活动较差甚至基本固定,或转移淋巴结较大、侵达包膜外,此时根治是第一原则,以适当切除受累组织或做传统颈清术为妥。

  【参考文献】

  [1] Ahmedin J, Rebecca S, Elizabeth W, et 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08,58(2):73-76.

  [2] 殷德涛,王庆兆.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7,16(1):7-9.

  [3] Hundahl SA, Fleming ID, Fremgen AM, et al. A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report on 53856 cases of thyroid carcinoma tre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1995 [J]. Cancer, 1998,83(12):2638-2648.

  [4] 李振东,董慧蕾,李树春.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和Ⅱ-Ⅴ区颈淋巴结转移[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2):915-918.

  [5] Mazzaferri EI, Jhiang SM. Long-term impact of initial Surgical and medical therapy on papi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J]. Am J Med, 1994,97(4):418-428.

  [6] Sherman SI. Thyoid carcinoma[J]. The Lancet, 2003,361(9356):501-511.

  [7] Ashok RS. Complications of neck dissection for thyoid cancer[J]. Ann Surg Oncol, 2008,15(2):397-399.

  [8] 刘经祖,金锐,陶英杰.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癌的手术范围[J]. 临床外科杂志, 2000,8(4):241-242.

  [9] 徐本义.多功能保留在颈淋巴结清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3,31(16):925-927.

  [10] Marchesi M, Biffoni M, Tartaglia F.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results in 440 cases operated between 1970 and 1994[J]. Ann Ital Chir, 2003,66(6):825-82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