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和神经与颈椎的关系及应用解剖
发表时间:2011-07-08 浏览次数:677次
作者:王俊生 武志兵 侯燕红 杨永强
【关键词】 血管,颈椎,应用解剖
摘要 目的:通过解剖20具40侧成年人颈部标本,观测颈部血管的长度、起止点及伴行的神经与相邻颈椎间的关系。认为上颈椎位置较深,数支动脉起至C 2 ~C 3 高度,显露喉上神经尤为重要;中颈椎应尽量减少对颈内脏鞘和颈动脉鞘的牵拉;下颈椎则要熟悉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手术途径选右侧为宜,以避免胸导管的损伤。
有关颈部血管、神经与颈椎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有较多报道 [1~4] ,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观察方法和测量项目结果各异。本文密切结合临床观察了颈部相关血管、神经与颈椎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避免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解剖20具40侧成年人防腐标本,其中男性24侧,女性16侧。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上翻颈阔肌,并切断胸锁乳突肌,确认颈内脏鞘和颈动脉鞘,显露颈椎C 1 ~C 7 ,保持血管神经的自然位置,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分别测量:舌动脉、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的长度和起止点与相邻椎体间的距离。同时获得相关神经与动脉间的关系为:舌下神经与舌动脉伴行,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喉上神经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喉返神经纵行于甲状腺下动脉远侧分叉处。颈交感干位于颈长肌前侧、颈动脉鞘后侧,并分别记录成册。以上神经均与相应的动脉伴行,故在此不作为测量对象。
2 讨论
临床手术治疗颈椎病时,常用颈椎前外侧途径,主要显露颈椎椎体、椎间盘、钩椎关节等部位手术治疗 [1~3] 。本文通过20例40侧成年人尸体解剖观测,结合手术显露途径,可将颈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讨论。
3.1 上颈椎指C 1 ~C 3 ;临床上在该部位手术时,由于解剖位置较高,手术难度大、视野小、风险大,手术过程必须熟悉该部位的面动脉、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的起止点和伴行的同名静脉与颈椎的关系;同时注意相关神经、颈上神经节(2~3颈椎横突的前方)等,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2 中颈椎指C 3 ~C 5 ;该区域要注意甲状腺上动脉起止点和伴行的同名静脉以及喉上神经,以免伤及这些结构。此部还应尽量减少对颈动脉鞘的牵拉,防止因迷走神经或颈动脉窦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3] 。对喉的牵拉也应轻柔,以免术后喉头水肿。
3.3 下颈椎指C 5 ~C 7 ;术前应熟悉该区域甲状腺下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喉返神经纵行其远侧分叉处,以及椎体两侧的颈中神经节(第6颈椎横突的前方)和颈下神经节(第一肋颈的前方),椎动脉和胸导管的相互关系,手术时避免伤及这些结构。另外手术以右侧入路为宜,以防止胸导管的损伤。
参考文献
1.贾连顺.现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272~278
2.董方舂,张潭澄,党耕町.经颈前路切除枢椎脊索瘤(一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83,3(4):206~208
3.孙 俊,徐达传,钟世镇.上部颈椎经颈前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16(1):43~45
4.郑思竞.中国人体质调查(续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3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