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颅脑外科学》

填塞法治疗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总结

发表时间:2010-07-22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潘军华 张志 刘宗英 王继春 董莹 作者单位:1 100072 北京,北京丰台卢沟桥医院 2 100076 北京,北京南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填塞法用于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腔的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采用填塞法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后定期换药、随访,观察颌骨囊肿愈合情况和疗效。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全部愈合,常规全景X光检查,骨腔变小、密度增加,囊腔初步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填塞法用于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腔的保守治疗,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效果肯定。

  【关键词】 填塞法 大型 感染性 颌骨囊腔

  颌骨囊肿在口腔科发病率较高,诊断明确,治疗的手术方法较多,王能安[1]等许多学者提出开窗术等不同的手术方法。笔者对颌骨囊肿尤其是感染性颌骨囊肿的保守治疗有不同的见解,根据我院1996~2004年43例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填塞法用于治疗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腔治疗的实际疗效,临床效果较为满意,总结如下,供同行商榷。

  1 颌骨囊肿治疗的近期发展、研究现状

  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归结为根治性治疗(wanderfull treatment)和保守性治疗(conservative treatment),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治性治疗因其损伤大、骨缺损较多,临床已较少开展。而保守性治疗经过不断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回顾有以下几种观点。(1)开窗术:王能安[1]等报道大型或多发颌骨囊肿的保守治疗,探讨了以开窗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进行颌骨囊肿的保守治疗。(2)减压术和负压吸引术:蒋自强[2]等报道用负压吸引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14例。(3)分期囊肿切除术:Marker等认为,通过减压手术及二期囊肿切除术可以成功治疗大型颌骨角化囊肿。(4)囊肿摘除术:邱蔚六[3]等提出外科手术摘除,但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摘除后遗留的骨腔是创口愈合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大型、感染性颌骨囊肿,笔者提出消灭死腔的方法:①血块充填法;②骨腔植骨法;③生物材料置入法。

  2 病例资料

  2.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囊肿直径>5.0 cm的颌骨囊肿;(2)感染的颌骨囊肿:我院1996~2004符合准入标准的颌骨囊肿43例,其中男32例,占本组病例的74%,女11例,占26%;囊肿直径>5.0 cm的12例,占28%,上颌骨囊肿42例,占本组病例的97%,下颌骨囊肿1例,占3%;其中感染性颌骨囊肿8例,占16%,囊肿直径>13 cm的巨大型病例1例,占2%。

  2.2 材料 碘仿纱条为北京制剂中心配制,封装消毒待用,长约5 cm,条状。

  2.3 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局麻下行颌骨囊肿摘除,摘除后用碘仿纱条填塞囊腔。切口部位位于口腔前庭龈颊沟或囊肿最突出部位,切开软组织、翻瓣,暴露骨板,去除部分骨板,完整摘除囊壁,暴露健康骨壁,冲洗,碘仿纱条填塞,术后加压包扎,囊壁常规病理检查。1周复诊,根据渗出及出血情况,予以冲洗,碘仿纱条再次填塞,换药时间以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为周期的间断换药,可根据愈合情况改变时间,换药至囊腔愈合成蝶形或袋状时,可停止换药。

  2.4 愈合标准及结果 愈合标准:囊腔愈合成蝶形或浅袋状,黏膜完整覆盖囊壁,全景X光检查,骨腔变小、密度增加。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愈合,术后1年复查摄全景X光显示囊腔愈合良好,39例完全愈合,4例示不完全愈合,骨腔变小、密度增加,达到初期愈合。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2岁,外院诊断“

  2,3

  根尖角化囊肿”,予以开窗术治疗半年,疗效不满意,检查:右面部肿胀,

  2,3

  唇侧龈颊沟切口,黏膜充血,囊腔大量脓性渗出,口臭明显。治疗:囊肿冲洗,引流,控制炎症后行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常规病理检查,囊壁未见异常病理变化,碘仿纱条填塞骨腔,定期换药,1年后骨腔愈合至0.5 cm时,结束治疗,治疗时间约18个月,疗效满意。

  4 讨论

  颌骨囊肿的保守性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甚为广泛,技术日益成熟,方法多样,包括:开窗术、摘除术等,临床多有报道,但是对于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临床效果不佳,尤其是术后骨腔的处理,作为开窗术和摘除术的改良手术,填塞法可有效克服以上保守性治疗方法的不足。其有效隔离了囊腔和口腔的相通,为骨创内的肉芽组织生长、鳞状上皮爬行提供了理想的愈合环境。笔者认为开窗术给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不便,完全开放可导致炎性肉芽组织生成的可能,尤其是口腔卫生条件不好的患者表现较为明显,同时囊腔内半厌氧环境易导致食物残渣产生异味,不适于囊腔较大和继发感染的囊肿的治疗,而碘仿纱条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填塞法可有效封闭巨大的囊腔,避免以上治疗方法的不足。对于术后囊腔的愈合,笔者认为术后完全暴露骨壁,在碘仿纱条填塞后肉芽组织可以沿骨壁生长,同时口腔鳞状上皮爬行形成口腔修复上皮。克服了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肿在摘除囊壁后血块机化不良、感染、液化,或无法植骨、填充生物材料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保守手术用于治疗大型或感染性颌骨囊肿后骨腔愈合问题,临床中我们观察到完整刮除囊壁后的骨腔的缩小程度和时间远远优于其他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中全部痊愈,临床证实疗效理想。

  填塞法适用范围广,本组病例中最大型的囊腔范围直径为13 cm。填塞术治疗感染性颌骨囊腔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组病例中的8例感染性颌骨囊肿,均为开窗术或摘除术等手术后失败的病例,通过填塞法治疗后效果满意。本组病例的治疗病程较开窗术为短,平均痊愈时间为1年左右,患者在治疗期间可避免每天冲洗,生活中较为方便,也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不足之处在于填塞法有口腔内碘仿纱条异味大、复诊要求高等缺点。通过临床总结,笔者认为填塞法用于大型及感染性颌骨囊腔的保守治疗,值得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发展和进一步研讨。

  【参考文献】

  1 王能安.大型或多发颌骨囊肿的保守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9(3):272-275.

  2 蒋自强.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性病例.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1):13-35.

  3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9-25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