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附1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11次
作者:石展英,彭小忠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12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8例,良4例。结论 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可靠、微创的方法。
【关键词】 颈椎病;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
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在前路减压后多需切取自体髂骨植骨,使施术椎节融合,由于颈椎椎节活动度大,稳定性差,术后都面临着诸多并发症。近年来,椎体间融合器技术发展较快,并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自2004年2月~2006年4月,我们对 12例颈椎病患者共15个椎间隙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的入选标准:症状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并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者;原有颈椎病史、在外伤或其他原因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6~75岁,平均56岁。脊髓型颈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颈肩痛12例,上肢和手指麻木、肌力减弱6例,胸部束带感4例,下肢感觉和肌力减弱9例,Hoffmann征阳性8例,Babinski征阳性7例,髌踝阵挛阳性7例。全部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MRI检查。X线片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颈椎变直或颈椎后凸8例,椎间隙变窄12例,骨赘形成9例。MRI检查T2加权像示椎间盘信号强度减低,间盘突出,脊髓不同程度受压,其中8例伴有受压节段脊髓高信号改变。病变节段:单节段8例,2个节段3例,3个节段1例。神经功能评定:JOA评分5~12分,平均7.4分。
1.2 手术方法 全麻或颈丛麻醉,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做纵切口,沿血管鞘及内脏鞘之间进入颈椎椎体前,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确定病变椎间盘。利用颈椎椎体牵开器撑开椎间隙。尖刀切开椎间盘纤维环,用颈椎小刮匙沿纤维环与椎体终板骨皮质之间小心剥离,不破坏椎体上下终板皮质骨,髓核钳清除髓核及纤维环,用超薄型颈椎枪式咬骨钳将椎体后缘增生骨赘及后纵韧带咬除,使脊髓彻底减压。试模测量后,选择大小合适的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空腔内填入局部减压骨赘碎骨或于髂骨处开槽取少量松质骨并将其压紧填满,置入椎间隙,松开颈椎椎体牵开器,冲洗后逐层缝合伤口。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JOA评分[1],优:改善率>75%;良:改善率>50%~70%;无效:改善率<25%。 2 结果 手术时间75~150min,平均每节段8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2~3天患者可下地活动,颈托支具固定 3 个月。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8例,良4例。植骨在4~5个月内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术后1例三节段者生理屈度变直,2例相邻双节段者在术后5个月内椎间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均无移位及滑出现象。 3 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高发病,一旦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在外伤等其他诱因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的病人,将不可避免接受手术治疗。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时,植骨块松动脱出、假关节形成、颈椎成角畸形的并发症较高,其发生率高达 5%~26%[2]。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明显减低植骨块移位,维持颈椎生理前凸,但研究已证明[3],前路钢板系统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的颈椎生物力学固定效果不佳,即便是锁式螺钉钛板也会出现螺钉断裂、钛板松动及食管穿孔等并发症。近几年来,界面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4]。其主要优点在于:①避免了取三面皮质髂骨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供骨区疼痛、麻木、骨折和感染等。②简化了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并缩短了手术时间;因无切取髂骨之痛苦,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病人康复快。③颈椎椎体间融合器为空心、螺纹和多孔形态,其螺纹设计加上其椎间隙撑开作用,恢复和提高了退变纤维环的张力,进而使施术椎节获得即刻稳定。壁上多孔有利于周围椎体骨质长入与腔内充填骨质相连以达到后期骨性融合,其融合率高于传统的取髂骨植骨的椎体间融合术,而无植骨块塌陷之虑[5,6]。本组病例中亦未发现不融合者。④椎间融合器的材料为碳素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融性和与骨组织相近的弹性模量,且无磁性,便于术后随访观察。 本组患者手术切除椎间盘时,不破坏椎体上下终板皮质骨,同时椎间融合器为矩形,增加了融合器与颈椎终板接触面积,减低了接触面压强,从而防止了椎间融合器下沉问题。本组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手术,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前凸恢复明显,随访平均11个月无明显丢失,随访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可靠、微创的方法。但需注意的是,术中应操作得当、减少对终板的破坏,其最适宜于单节段病变,因为随着融合节段的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
【参考文献】 [1]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Assessm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184,58(10P):1183-1187.
[2] Farey ID,McAfee PC,Davis RF,et al.Pseudoarthrosis of the cervical spine after anterior arthrodesis.Treatment by posterior nerve-root decompression,stabilization,and arthrodesis [J].J Bone Joint Surg Am,1990,72(8):1171-1177.
[3] 袁文,贾连顺,陈德玉,等.“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植物并发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 2):103- 104.
[4] 赵定麟,严力生,陈德玉,等.三种界面固定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4):186- 189.
[5] 赵定麟,陈德玉,赵杰,等.颈椎空心螺纹内固定器(CHTF)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8):451-453.
[6] Ray CD.Threaded titanium cages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s [J].Spine,1997,22(6):66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