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针加可达灵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600次
作者:赵明三 李鹏作者单位:310000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参麦针加可达灵 急性 脑梗死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作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用参麦针加可达灵治疗本院6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明确的本院住院病人94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30例,因经济原因共有6例中途退出治疗;其中治疗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42~72岁。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6~6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治疗组24h内入院29例,24~72h 17例,72h+~1周16例;对照组24h内入院13例,24h~72h 7例,72+~1周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及中医分型 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1]。88例脑梗死病人均符合以下标准:(1)年龄<70岁;(2)病程<1周;(3)首次发病;(4)经头颅CT证实;(5)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伴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原则[2]“中经络”标准,两组证型可分为:(1)气虚血瘀证;(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3)阴虚风动证;(4)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5)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按中医理论分型,88例脑梗死病人中,气虚血瘀42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17例,阴虚风动证9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14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6例。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参麦针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可达灵3片,3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维脑路通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2次/d,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两组病人控制血压、防止水肿、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相同,不用其它血管扩张剂。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前、后记录病人的神志、语言及运动功能、舌质等全身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Ridit分析。 1.5 疗效评定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治疗前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18分,其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作为总疗效。基本痊愈:≥85%;显效:≥50%;有效:≥20%;无效:<2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62例,基本痊愈25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26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证型分布与临床疗效
提示气虚血瘀证最多,占总观察数47.73%,该证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略)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也无病情恶化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病人出现胃脘部不适。
3 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虚、血瘀有关。金、元年代李东垣在中风病机上以气虚、血瘀立论,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中风为百病之长,乃气血闭而不行”。明·王伦在《明医杂著》中说:“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诸症,以气虚死血为言,是论其致病之根源。”明确提出气虚血瘀是中风的根本原因。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认为中风是“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病理过程[3]。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分析,本组88例病人中气虚血瘀证共为42例,占47.73%。而现代病理机制微观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或多或少存在着气虚血瘀。中风病人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等与气虚血瘀有关[4]。SOD活性是气虚诊断的客观指标,与血瘀为主,气虚是其发病的关键,血瘀是病邪的核心[5]。缺血性中风或始气虚、气阴两虚,或“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病程中可挟风痰阻络、痰热腑实等因素,然终则血瘀脑络,殊途同归。“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益气活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作者使用有益气作用的参麦针,同时合用有活血化瘀的可达灵治疗急性脑梗死,能降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指数、纤维蛋白质,解决了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恢复缺血区的血供,有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治疗组其疗效不论在症状、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对气虚血瘀证两组对照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参麦针加用可达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而益气活血理应成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1988,21(1):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1~212.
3 成肇智.中医病机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24.
4 张明,丁向东,魏国.中风病人不同证型全血SOD和血浆TXB2的相关性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5):349.
5 孙晾波,华荣.张学文教授从气虚血瘀论治中风病的经验.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