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双侧额顶去骨瓣和前囟再造治疗狭颅症中枢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2-17  浏览次数:569次

  作者:杨大祥,朱毓科,徐奇志  作者单位: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关键词】 额顶去骨瓣;前囟再造术;狭颅症

  我院2000-2007年采用双侧额顶去骨瓣和前囟再造术治疗儿童狭颅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0-2007年30例狭颅症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4岁。手术方法:以双侧运动区为中心大骨瓣切除术,手术采用头部冠状切口,切口中心为两侧中央前回假想延长线在中线相交的一点,刀口两侧达耳廓后沟最高点上方3 cm。皮瓣翻向前方,切除所暴露的骨膜、骨窗前缘超过中央前回3 cm,骨窗后缘于中央前回后3 cm左右,中线留2 cm宽骨桥,骨窗下界达头皮切口的最低处,在前囟部切除3 cm×2 cm颅骨再造前囟,术后放置橡皮膜引流。

  疗效标准:用ADL积分作入院时和术后1年自身对照。显效:基本恢复运动功能,有效值>50;有效:运动功能有好转,有效值30~50;无效:基本无变化,有效值<30。

  2 结 果

  应用大骨瓣切除有效率为90%,经过1年随访观察,1例头皮下积液,1例刀口感染,4例因颅骨再骨化,减压区骨性愈合。

  3 讨 论

  传统手术对颅骨起到了减压作用,但面临着2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术后颅骨再骨化问题,越早手术,再骨化的速度越快,需反复多次的手术;二是脑组织保护问题,由于切除或前移眶顶部颅骨,给前额的保护带来困难,笔者设计实施了以双侧额顶大骨瓣切除术治疗狭颅症肢体中枢瘫痪,30例术后患者颅内减压充分。由于骨膜及骨瓣去除的范围较大,基本解决了骨窗由于骨化过早愈合的问题。同时手术部位在额后及顶部也便于保护。我院对12例8~12岁狭颅症实行了额顶大骨瓣减压手术,经观察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较大年龄的狭颅症也不应放弃手术治疗。从生物力学观点看,颅腔是一个闭合的客体,由于颅缝及头囟的存在,脑外壳的钢度是较小的[1]。硬脑膜包裹着的大脑对可缩性婴儿头颅起一个由内向外强大的推力,支配着颅骨的发育。狭颅症患者由于颅骨骨缝及囟门过早地异常骨化,使脑外壳的钢度大大增加,大脑的推力不能使脑外壳产生相应的形变,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大脑由内向外推动力能量转化为颅压增高的形式存在[2]。我们采用双侧额顶大骨瓣切除术,使原来的钢度很大的闭合性壳体变为一个开口壳体,使过高内压将以变形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种手术能使患者原来相对高颅压状态转变为正常颅压平衡状态,脑血流同时得到改善。由于大脑在颅内是一个连通体,根据“连通器”效应,颅内各部分压力下降将是均匀的。此外由于脑膜鼓曲,使中央前回表面积增大,神经细胞相互挤压的情况得到缓解,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智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任直,译.神经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2-583.

  [2] 王忠成.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722-72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