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1-04-15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顾大东 作者单位: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 311800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进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25枚,全麻及肝素化后,从股动脉置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内动脉C2平面,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置于动脉瘤体的近端1/3~1/2处,行动脉瘤内造影,对圆形/卵圆形或宽颈动脉瘤,采用“蚕茧”栓塞技术,在鱼形/囊状动脉瘤,采用“蚕食”栓塞技术。结果 治疗组24例25枚动脉瘤瘤腔完全致密填塞或几近完全填塞(填塞范围>95%)20枚;大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95%)2枚;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1枚;2例填塞失败。术后随访1月至5年,治疗组无1例死亡,亦未发生再出血;1例DSA复查发现动脉瘤腔扩大,未作特殊处理;17例CTA复查正常;6例未行DSA及CTA复查。远期生活质量GOS评分均为Ⅰ级。结论 动脉瘤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创伤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而且动脉瘤反复不定期自发破裂,导致再出血,病死率随之增高。我们自2000年10月以来,对脑动脉瘤进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18例。诊断依据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据脑脊液三管均匀血性或黄变确诊。其中49例作DSA检查,发现动脉瘤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35~70(50.86±10.5)岁。Hunt-Hess分级:Ⅰ级0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Ⅵ级1例,Ⅴ级4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组);另194例非血管内介入治疗者为对照组,男75例,女119例,年龄22~90(53.5±12.7)岁。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121例,Ⅲ级17例,Ⅵ级27例,Ⅴ级24例。
1.2 影像学资料:治疗组24例共25枚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7枚,前交通动脉12枚,大脑中动脉4枚,颈内动脉2枚。圆形/卵圆形3枚,鱼形/囊状12枚,不规则形10枚。狭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体/瘤颈>2)15枚,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体/瘤颈≤2)4枚,瘤颈显示不清而未能测量的6枚。直径>16mm2枚,6~15mm11枚,≤5mm12枚。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行GDC栓塞治疗。治疗时间均在出血后3天内,其中2例为第二次出血后3天内。全麻及肝素化(肝素4000u加生理盐水静注;以后每隔1小时追加2000u)后,从股动脉置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内动脉(C2平面),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置于动脉瘤体的近端1/3~1/2处,动脉瘤内超选择性造影,随后根据动脉瘤形态、大小、瘤颈宽度等指标制定治疗策略。对圆形/卵圆形或宽颈动脉瘤,采用“蚕茧”栓塞技术,即第一只弹簧圈直径选择与动脉瘤最小直径一样大小(GDC18),沿动脉瘤腔内壁网篮状盘曲,然后选择小一型号的弹簧圈,最后选择细而软(SOFT,GDC10)的弹簧圈,直致完全填塞。在鱼形/囊状动脉瘤,采用“蚕食”栓塞技术,即从瘤底到瘤颈逐渐填塞,显影动脉瘤呈“蚕食”样消失。采用较细、较柔软的弹簧圈,如GDC10或柔软型GDC10。选择弹簧圈直径不大于动脉瘤最小直径。在输送弹簧圈过程中,速度要慢,使动脉瘤在动脉瘤腔内自然盘曲。微导管上近端金属标记要清晰显示在电视监视屏上,以便使输送导丝上远端标记与之成“T”形重叠完整显示,从而容易解脱及解脱后的输送导丝不致损伤动脉瘤。每放置一枚弹簧圈后作血管造影,观察弹簧圈置位情况及残留瘤腔,然后根据残腔情况选用下一枚弹簧圈规格和大小,力求致密填塞。填塞完毕后正侧位血管造影,便于随访[1]。
GDC栓塞治疗后常规抗凝治疗,有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者,术后即行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3-7天,同时给予“3H”治疗(高血压、血液稀释、高血容量)。
对照组194例患者以脱水降颅压、止血、解除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等治疗。
2 结果
治疗组24例25枚动脉瘤瘤腔完全致密填塞或几近完全填塞(填塞范围>95%)20枚;大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95%)2枚;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1枚;2例填塞失败,其中1例瘤颈太宽需先放球囊后作填塞,但因颈内动脉狭窄使球囊不能到达指定位置而失败;另1例患者治疗开始注射造影剂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不规则,考虑再出血而放弃GDC栓塞治疗。
术后随访1月至5年,采用DSA及CTA进行复查,远期生活质量评定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2]。治疗组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生再出血;一例DSA复查发现动脉瘤腔扩大,未作特殊处理;17例CTA复查正常;6例未行DSA及CTA复查。远期生活质量GOS评分均为Ⅰ级。其中1例在放置第二枚后出现造影剂外溢,继续填塞成功,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2例术后出现一侧肢体轻瘫及言语不清,复查CT发现额叶及枕叶缺血灶,治疗后无神经功能障碍遗留。
对照组194例,死亡71例,死亡率35.15%;再出血35例,其中死亡25例,再出血发生率17.33%,再出血死亡率71.43%。再出血发生在1小时~33天,平均7.03天。
3 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生血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991年Gugliulmi首次报道应用电解脱弹簧(gugliulmi detachabie coil,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技术进入了较为成熟的时期。动脉瘤腔GDC栓塞术的机制主要是利用弹簧圈的占位使闭塞动脉瘤腔,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达到解剖治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适应证较广,从栓塞技术的角度看,瘤颈/瘤体比≤1/2的囊状动脉瘤均适合GDC栓塞治疗,后循环动脉瘤或开颅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者;全身情况差(如Hunt-Hess分级Ⅳ—Ⅴ级)或高龄患者,不允许开颅手术者,开颅手术夹闭不全或未夹闭者;拒绝开颅手术者;均为GDC栓塞治疗的选择[4],本文GDC栓塞治疗24例成功22例,无一例死亡,且GOS评分均为Ⅰ级,未发生再出血,获得了满意效果。
本文资料显示再出血发生在1小时~33天,平均7.03天。早期GDC栓塞治疗不但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而且为防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创造了条件。治疗时间越早,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越低,48小时内仅4.76%,而72小时至2周高达60%[5],本组介入治疗均在早期(72小时内)实施,GOS评分均为Ⅰ级,无再出血发生,并且2例术后复查CT发现额叶及枕叶缺血灶病人可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及3H治疗,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显著提高疗效。
栓塞治疗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在圆形/卵圆形或宽颈动脉瘤,采用“蚕茧”栓塞技术优点之一是第一、第二只较大的弹簧圈在动脉瘤内壁呈网篮状盘曲,继后放置的弹簧圈不接触壁,减少弹簧丝顶破动脉瘤壁的危险;在宽颈动脉瘤,在瘤口呈网篮状盘曲,还可避免较小型号的弹簧圈逸出瘤口。如发现在“母体”瘤上有不规则的小突起,这往往是动脉瘤出血部位,此部分瘤壁一般是由血肿包膜组成,组织学上无肌层及弹力纤维层,质地极为脆弱易破,导管导丝应尽量避免与之直接接触,应从多角度造影观察以选择直径大小适应的微弹簧圈。其次,导管导丝在瘤颈瘤体内的机械损伤和瘤体内调整位置时的不慎操作,选择的微弹簧圈大小不当,微弹簧圈的过度栓塞等都是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因素,倘若发现有造影剂外溢,必须沉着冷静、迅速中和肝素,降低血压,减少造影剂的使用,继续填塞瘤体,术后即刻行头颅CT检查,了解出血情况以决定是否开颅清除血肿或脑室引流[6]。本组1例在放置第二枚弹簧圈后出现造影剂外溢,经继续填塞后成功,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GDC栓塞治疗由于其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已逐渐被各级医疗机构所接受,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刘建民,许奕,等.颅内动脉瘤的电解脱弹簧栓塞治疗.上海医学,2000,23(9):536.
[2]尤荣开主编,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3.
[3]徐世定,李明华,项静燕,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10(3):285.
[4]刘承基,主编.脑血管外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5.
[5]Cloft HJ, Joseph GJ, Tong FC, et al.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 in the treatmeat of wide-necked cerebral aneurrysms. AJNR Am J Neuroradical, 2002, 21:1312-1314.
[6]刘鸣,华续明,万亮,等.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