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
发表时间:2010-12-03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张立华,许希海,任印斌,程雷鸣,何金辉 (淮北矿工总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早期监护高危患者和综合、预防性治疗是降低其并发MODS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损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型颅脑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临床上采用综合、预防性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有一定帮助。1996~2003年我科共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例,现将其救治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男性47例,女性11例; 年龄12~88岁,平均50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45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6例。入院时GCS评分: 3~5分41例,6~8分17例。MODS发生时间均在伤后1~14天内,其中7天内48例。MODS诊断标准按照外科学[1]及文献[2]提出的MODS评分标准。器官功能障碍数与死亡率关系见附表。
附表 器官功能障碍数与死亡率关系(略)
功能障碍器官以肺受损最多,且最易、最先受累; 其次为肾脏、胃肠道、肝脏及心脏。本组受累器官或系统发生频次依次为肺58例,肾脏42例,胃肠道37例,肝脏29例,心脏18例,内分泌系统6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手术44例,非手术治疗14例。本组均早期行气管切开术、辅助呼吸,早期鼻饲营养及防治感染、脱水利尿、神经营养等综合性治疗。根据GOS评分,预后良好16例,中残7例,重残8例,持续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25例,主要死因为脑干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讨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 (1) 早期诊断和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穿刺引流术,解除颅内高压、控制出血是预防MODS的基础; 无手术指征的积极应用药物脱水和利尿,适时使用脑细胞代谢功能活化剂。(2) 术前积极治疗和纠正休克,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低氧血症以及输血、输液治疗低血容量休克。(3) 防治感染是预防MODS的关键; 肺部感染是诱发MODS的重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早期气管切开,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如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保证供氧,加强呼吸道管理。(4) 早期留置胃管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又可以给予必要的治疗性药物(如苯妥因钠、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巴曲亭等)和营养饮食。应用胃酸抑制剂、止血药(如洛赛克、巴曲亭)预防和控制消化道出血; 大出血时给予输血。(5) 大剂量强力脱水药物以保证水、电解质的平衡。(6) 及早给予静脉高营养,伤后48小时内留置胃管,早期鼻饲营养,维持代谢平衡。(7) 对全身器官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定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化验检查,及早发现MODS的前期症状并加以处理。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72.
[2] 尹路,黎介寿.MSOF的概念与临床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12(9):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