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患儿的监护
发表时间:2010-11-17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金锦华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院 神经外科,吉林 延吉 133000
【关键词】 脑积水 脑脊髓液分流术 儿童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缓解小儿颅内压增高症状,但如果对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当,则可严重影响疗效.本文监护了2000年4月至2007年2月间延边大学医院实施的6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儿,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脑积水患者中男患儿为43例,女患儿为25例;年龄为3~15岁,平均为6岁.临床表现:头痛及头晕者为52例,恶心及呕吐者为39例,视力下降者为23例,精神萎靡者为43例,意识障碍者为28例,抽搐者为5例,其他表现者为24例;视乳头水肿者为40例,锥体系阳性体征者为23例,发热者为5例.
1.2 结果 本组患儿均给施行了脑室腹腔引流术,术后脑CT及3~6个月随访结果示,颅内压力恢复正常者为49例,轻度改善及无变化者各为5例,恶化者为6例,死亡者为3例.术后住院期间并发颅内压增高者为8例,颅内感染者为6例,急性腹膜炎者为6例,导管梗阻者为5例,硬膜下血肿者为3例.
2 观察要点及监护
2.1 意识及瞳孔 意识及瞳孔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一般30~60min观察1次,注意观察定向力是否正确.对术后麻醉恢复不满意或麻醉清醒后又出现意识障碍,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者,应警惕有无并发硬膜下血肿.本组中3例在术后2d内发生意识障碍,行CT复查诊断为急性硬膜下血肿,经血肿清除术治疗后神志恢复正常.
2.2 生命体征 术后24h内监测患儿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如果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又出现血压增高,呼吸及脉搏减慢时,应警惕术后颅内压增高.本组1例在术后10h出现面色潮红,血压升高,呼吸及脉搏减慢,经及时给予降颅压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37例患儿术后体温波动在37.5~40.1℃,经物理降温,结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后31例患儿3d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6例患儿体温持续在39℃以上,疑似为颅内感染,拔出脑室腹腔引流管,经积极的抗菌消炎及降颅压等治疗后获得满意的疗效.
2.3 脑室腹腔分流装置的监护 术后3d每3h掀储液器(阀门)1次,每次5、6下,3d后改为每日2次.按下分流管泵装置后若能弹起,患儿前囟张力不高,则表明引流通畅;按下时感觉阻力增加,难以按下或按下后不易回复,则有可能为分流管阻塞,如果患儿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及频繁呕吐等症状,则可证实为引流管堵塞.本组中5例患儿发生导管梗阻,其中4例经调整后通畅,1例拔出分流管,2周后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2.4 体位护理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儿在术后3d内应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突然取坐位或立位时颅内压可降至-2.36~-2.45kPa,负压可使脑表面与颅骨之间的距离增加,稍遇轻度头部碰撞即可发生颅内出血的可能.因此,术后3d内应取平卧或侧卧位,3d后可逐渐抬高头部,5d后可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