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癌症顽痛丘脑毁损止痛手术的并发症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07  浏览次数:453次

  作者:项永生 陈善成 刘灵慧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 目的 探讨癌症顽痛丘脑毁损止痛手术的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方法 对56例癌症顽痛病人行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止痛手术,对其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非特异性5例:颅内出血4例,肺部感染1例;特异性15例:嗜睡4例,偏瘫3例,尿失禁3例,构音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感觉异常1例,呃逆1例。颅内大出血1例及肺部感染1例病人死亡,余并发症经止血、脱水、激素等治疗大多恢复。 结论 对癌症顽痛病人施行丘脑毁损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个体化设计靶点,实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肿瘤 疼痛,顽固性 立体定位技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丘脑中央核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行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控制肿瘤顽痛是一种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止痛手术[1,2],但并发症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造成死亡。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我们采用该手术治疗了56例癌症顽痛病人,现对其并发症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32例,女24例;年龄35~88岁,平均57岁。肺癌20例,鼻咽癌8例,肝癌8例,结肠癌5例,骨癌7例,胰头癌2例,肾癌2例,胃癌4例。均长期服用强麻醉镇痛药,其中11例已成瘾,但疼痛仍不能控制。

  1.2 手术方法和步骤 安装脑立体定向仪 (ASA-602S) 框架后行头部CT扫描,计算丘脑中央中核的三维立体坐标:x = ± 8 mm,y = -8 mm,z = 0 mm。局麻下行双侧中央中核毁损。在眉间上12 cm、左右旁开3 cm处作头皮切口,钻骨孔,切开硬膜。将直径1.8 mm、长度4 mm尖端裸露的电极送入靶点后,先行45 ℃、30 s的可逆性毁损实验,如无明显并发症,逐渐升温至70~75 ℃,持续90 s。全程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肢体活动情况和生命体征,询问病人主观感觉,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后中止手术,否则适当调整或扩大毁损靶点。

  2 结 果

  术后均立即止痛,其中2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我们将并发症分为两类:①非特异性并发症,即任何脑部手术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本组5例,其中颅内出血4例,肺部感染1例。②特异性并发症,即与靶点毁损有关的,造成靶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神经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本组15例,其中嗜睡4例,偏瘫3例,尿失禁3例,构音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感觉异常、呃逆各1例。术后予以止血、脱水、抗炎、神经营养药物等对症治疗。共2例病人因并发症死亡,其中1例肝癌病人毁损靶点大出血致昏迷,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肺癌病人术前因肺不张肺功能差,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 d后死亡。毁损靶点小血肿3例病人经对症治疗后血肿吸收。特异性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大多在2周内恢复。生存病例均在3个月内随访,其中1例遗留偏瘫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感觉异常1例。

  3 讨 论

  脑内核团毁损已用于治疗肿瘤顽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性疼痛,成为疼痛外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理想的止痛手术应具有良好和持久的止痛效果且无并发症。初期,我们针对所有的癌痛病人均采取手术止痛,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其中2例死亡。分析原因,除与手术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外,主要还与病人的选择有关。本组2例死亡病例中,1例肺癌病人术前已出现肺不胀,肺功能极差;另1例肝癌广泛转移病人,术前已出现严重黄疸和腹水。这说明对术前机体功能已极度衰竭,预计生存时间短的病人来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癌痛手术价值小。因此,我们认为手术适应证应为: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能生存数月以上的肿瘤顽痛病人;排除心理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疼痛。除严格掌握适应证外,术前对病人的处理也很重要。晚期肿瘤病人大多出现恶液质,身体条件差,部分病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术前可予以针对性治疗,适当补充静脉营养,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同时,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大多数癌痛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因此术前除给予镇静药物外,还必须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这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本组非特异性并发症的发生相对较少,但却最危险。以毁损靶点出血最多见,发生原因可能为:①毁损电极穿刺时损伤血管。本组1例因术中精神紧张、躁动不合作,以致术者进针过快、动作过大而造成颅内出血。②毁损电极反复使用多次后,其前部容易结痂并与底部小血管黏连,上提电极时容易造成出血。③射频热凝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为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术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工作,争取病人的配合;进针时缓慢轻轻捻动电极,速度和力量要均匀,遇到较明显阻力时可适当上提电极,再缓慢捻动进针,这样可使针尖避开血管或将其推开;毁损完成后不要急于将电极拔除,估计靶点周围温度下降后,再缓慢捻动电极退针;如发现电极针尖容易与脑组织黏连,应及时更换射频电极。

  本组特异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这与刺激靶点及其邻近结构 (视束、内囊、腹尾核、腹外侧核等) 损伤有关。如为直接损伤,并发症多为永久性;如为水肿累及,则多属短暂性,经脱水和激素等治疗后可恢复,本组大多为此型。特异并发症主要由靶点偏移造成,其影响因素包括:①病人体位的变化。②定向仪头架的变形。③病人的个体差异[3]。④穿刺时打开了蛛网膜下腔,致脑脊液丢失,脑组织移位。⑤毁损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造成毁损灶过大而损伤靶点周围的结构。本组3例病人术中第1次毁损效果不佳,因此扩大了毁损靶点和延长了毁损时间,术后遗留偏瘫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不可逆性感觉异常1例。热效应还可能影响下视丘、脑干等重要结构而产生呃逆、精神障碍等症状。为此,我们在术前根据每个病人CT影像的实际情况,对靶点坐标参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做到参数个体化;同时在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封闭技术”[4]以减少术中脑脊液的丢失;并注意控制毁损的温度和时间,尽量避免反复多次的同部位毁损,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治疗肿瘤顽痛具有创伤小、费用低的优点,但并发症的发生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可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只有术前精心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和实行认真细致的手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荆国杰, 杨魁元, 张学军, 等. 脑立体定向毁损中央中核、杏仁核治疗癌性顽痛 [J].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2): 143-144, 147.

  [2] 刘灵慧, 陈善成, 杜天明, 等. 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控制癌症顽痛 [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5(2): 93-94.

  [3] 张国君, 张宇清, 李勇杰. 帕金森病定向毁损术疗效不佳病例原因分析: 3年以上随访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2): 4431-4433.

  [4] 张宝国, 高国栋, 王学廉, 等. 立体定向术中蛛网膜孔封闭261例观察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9; 25(5): 311- 32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