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MRA、CTA、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27次

作者:李运军,魏群,李培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0700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2004年11月~2006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病人,现对其MRA、CTA和DSA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价其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男41例,女22例;年龄9~67岁,平均36.0岁。自发性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26例。MRA检查采用美国GE TwinSpeed 1.5 T。选用头部线圈,常规MRI检查SE序列。MRA采用 3D-TOF (时间飞跃) 法成像,原始层取横断位采集,最大密度投影 (MIP) 法重建旋转成像。CTA检查采用日本东芝公司16排螺旋CT,行层厚8 mm平扫。CTA扫描线平行于听眶上线,层厚2 mm。用16号针行肘静脉穿刺,经自动注射器以3 ml/s速度注入100 ml“优维显”,从开始注射起延迟18 s进行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3D-Imaging软件,采用MIP和表面重建 (SSD) 法对原始图像行三维重建。DSA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大型数字减影机及影像处理工作站。以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分别行选择性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造影术。造影剂为“安射力320”,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行快速连续摄影或电影摄影。

    2    结    果

    采用MRA或CTA检查,26例自发SAH病人中,共发现动脉瘤16例 (17个),动静脉畸形1例,阴性9例;其中23例 (88.5%) 得到DSA证实,另3例因病情发展很快而未行DSA造影,但术中所见验证了上述结果。

    通过MRA或CTA检查,37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中动静脉畸形14例 (其中1例合并动脉瘤),动静脉瘘1例,烟雾病2例,阴性20例;其中21例得到DSA验证,余16例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根据本人意愿,未行DSA检查。

    行CTA检查时,因造影剂“优维显”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虽抢救成功,但植物生存。行DSA造影时,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1例,抢救未果。

    3    讨    论

    长期以来,DSA是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但随着计算机断层技术越来越完善,CTA、MRA在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方面越来越接近DSA,且可很清晰地显示比邻解剖关系,加之其操作的非侵入性,目前有逐步取代DSA的趋势。本组CTA、MRA和DSA结果均得到了互相验证 (图1)。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病,CTA、MRA在术前评估中,无论是对病变位置、特点,还是比邻关系等方面,均与DSA一样有价值,其敏感性已与DSA相当。

    较DSA而言,CTA和MRA检查创伤小,并发症少,检查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可通过后处理的方法从任意角度动态观察颅内血管及其病变,显示病变与周围骨性结构直观的三维关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复查中,还能清晰显示动脉瘤夹位置及邻近关系 (图2)。不足之处在于其不能进行治疗性操作,不能动态显示动脉充盈情况。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