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额眶颅底骨折继发颌面畸形病人的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439次
作者:黎顺芝 李 燕 卢玉贞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关键词】 颌面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1997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应用颅底颌面技术治疗34例额眶颅底骨折后继发颌面畸形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26例,女8例;年龄16~58岁,平均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坠落伤5例,爆炸伤3例,钝器打击伤4例,锐器伤1例。仅额眶骨折但无大块骨缺损7例,额眶大块骨缺损畸形14例,颅底骨折缺损合并眼球突出或凹陷、脑脊液漏、脑膨出或脓肿等13例。采用直接骨折复位及钛连接片固定4例,钛板、网状聚乙烯等人工材料塑型修复固定26例,带蒂颞肌筋膜骨膜瓣4例,均无移植骨及重建颅底。术后外观满意29例,明显改善5例。
2 护理体会
由于额眶颅底解剖结构复杂,邻近窦腔较多,涉及脑、神经、眼及咽喉等组织器官,因此术后并发症多见,主要包括脑水肿、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和局部颅内感染。
2.1 脑水肿: 术后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监测,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及有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护理计划。本组术后发生脑水肿10例,经及时处置后症状缓解。
2.2 局部出血: 堵塞鼻腔、副窦的纱条在拔除后2~3 d内易发生出血。可根据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情况来判定颅内有无出血;根据潘氏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及伤口敷料渗透情况来判定伤口、鼻腔等出血部位。认真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流量,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并积极参与处理。本组无此并发症发生。
2.3 脑脊液漏: 颅底骨和硬脑膜结合紧密,手术可能损伤硬脑膜,或手术切除硬脑膜后修补不严密,致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可致低颅压综合征,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头痛、反应迟钝等症状,坐位和站立时明显。当发现有清水样液体自鼻腔或外耳道流出时,用手指压迫颈静脉,若其流量增加即可鉴别;如混有血液,渗液呈淡红色,滴在吸水纸或纱布上,在血迹外有黄色浸渍圈。一旦发生,应立即将无菌干棉球置于鼻腔或外耳道,并及时更换。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并防止脑脊液逆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保持头高位,嘱病人及家属严禁擤鼻、堵鼻、局部用药和用力咳嗽,按医嘱使用镇咳药。本组术后3 d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经上述护理措施,5 d后自行愈合。
2.4 神经功能障碍: 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脑神经误伤的表现,如视力、视野改变,眼球活动障碍,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和呼吸困难等。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师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本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1例,予留置胃管。
2.5 局部及颅内感染: 通过观察敷料颜色、性质及分泌物气味等,判断有无感染。定时测体温,术后合理安排使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次。注意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组出现脑膜刺激征1例,伤口局部感染2例,及时处理后均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