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45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2-27 浏览次数:555次
作者:吴建宏 高卫国 徐鸣 王吉圣 作者单位:225002扬州,扬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起病隐袭的独立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 %[1],以往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术,但仍有3%~37%的复发率,[2]且可出现张力性气颅、脑损伤、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疒间等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36~85岁,平均63.8岁,55岁以上39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7例。头痛41例, 呕吐22例,偏瘫或四肢瘫35例,失语4例,昏迷4例,精神症状23例,视乳头水肿35例,锥体束征阳性36例。发病时间3周至3月。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左侧22例,右侧17例,双侧6例。血肿分布均较广泛,多数血肿位于额颞顶部,少数波及到枕部。血肿量50~210 ml。9例表现为混杂密度灶,17例为等密度灶,19例为低密度灶。中线结构移位﹤10 mm者8例,10~20 mm者29例,﹥20 mm者8例,且多表现为同侧脑室受压变小或消失。 1. 3 手术方法 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一般取最大血肿层面正中点稍偏前偏上为穿刺点,穿刺针长为25 mm。血肿范围较大,同时波及额枕部者,可行双针穿刺引流。局部消毒铺巾后,局麻,将穿刺针安装于枪式电钻后穿刺进针,进入血肿腔后拔出针芯,连接侧孔引流管,缓慢放出暗红色血性液体,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相应变换头位,直至流出液体清亮为止。再注入10~30 ml生理盐水,以填充血肿腔,接通并提高引流袋缓慢引流。如CT为混杂密度灶或等密度灶血肿腔内有凝血块者,可将尿激酶1~2万u,溶于2~4 ml生理盐水中,由针形粉碎器注入,闭管2~4 h后开放引流,每日1~2次。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遇有新鲜出血,需随时复查头颅CT,及时处理。术后应注意采用头低位,卧向患侧,多饮水,不用甘露醇等强力脱水剂,必要时在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可大量输注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增加脑组织的血流量,促使脑脊液的分泌,以利脑组织膨胀复原,减少复发。术后24 h内常规复查头颅CT,一般48~72 h后拔针。如头颅CT复查硬膜下有少量低密度液体,仍可拔管,因其多能自行吸收。 2 结 果 本组4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经治疗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6 d,无1例死亡。未发生脑损伤、张力性气颅、颅内血肿、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疒间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及6个月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腔消失,无1例复发。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中老年人,易发本病的潜在因素是中老年人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脑萎缩,颅腔容积相对扩大,蛛网膜下腔相对增宽,桥静脉自颅骨内板到脑表面的距离增大,血管被拉直变细,其顺应性差,再加上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颅脑外伤,也可造成脑摆动,使已经变细拉长的桥静脉撕裂而缓慢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本病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但65%~75%有明显颅脑外伤史。目前大部分学者倾向于Patuman和Cushing提出的血肿外膜缓慢持续出血致血肿扩大而发病的理论[1]。即血肿包膜与硬脑膜粘连部分为外膜,含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过度产生和分泌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激活嗜酸粒细胞释放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解导致血管壁削弱而易于出血,从而使血肿腔不断有新鲜血液,这使得红细胞增多的同时嗜酸粒细胞亦不断增多,进一步造成局部高纤溶状态,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缓慢持续的病理过程导致血肿逐渐增大。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自愈倾向,故对于有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2]。 90年代末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问世后,最初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有学者尝试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式有了新的发展[3]。由于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微小,术前无需特殊准备和检查等特点 ,所以绝大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可考虑采用该手术。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差或并发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疾患的患者尤其适合,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对部分病程较长,头颅CT提示有包膜钙化或小而薄的血肿不宜采用微创穿刺术[4]。有学者认为由于微创术穿刺针位置固定,对血肿量大有分隔及有明显脑萎缩的病人,无法保证彻底冲洗血肿,亦不宜采用本法[5]。 考虑头皮至内板厚度不均匀,造成穿刺针相对过长或过短,我们主要根据CT片上穿刺点头皮至颅骨内板之间的垂直长度来确定用何种型号。选择原则是宁长勿短,如穿刺厚度为22 mm,则选择25mm型,勿选择20 mm型,过短会造成血肿引流失败,但穿刺针过长易损伤蛛网膜及脑组织,蛛网膜受损可致脑脊液进入血肿腔引起硬膜下积液。我们大都选用25 mm型。 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布范围广泛,穿刺点的选择并不困难,理论上讲在CT层面上出现血肿的部位均可作为穿刺点。大多学者穿刺点选择在血肿最厚的部位[6]或血肿的后极[7]以利血肿引流,但并发症和血肿复发者相对较多。为了提高成功率,避免并发症,我们根据本技术是通过受压脑组织的膨胀,复原位过程中挤压血肿,迫使陈旧性出血沿引流管端孔排出的原理。结合临床观察,我们一般选择CT所示最厚血肿层面正中点向上10~20 mm,向前20 mm为穿刺点,可最大限度地清除积血,避免了脑组织复位过程中堵塞引流管端孔,产生颅内积气等并发症,且使血肿清除与脑组织复位同步进行,本组实践证明,改进的穿刺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穿刺过程中要注意穿刺针通过内板及硬脑膜进入硬膜下腔时,应一次性快速穿透,不能分层进入,否则可能造成硬膜潜行剥离,以至最终不能穿过硬脑膜,甚至形成硬膜外血肿而致手术失败。采用YL-1型微创血肿粉碎穿刺针虽为硬性通道,但钻透头皮和颅骨后,进入颅内长度很短,且血肿较厚,只要定位准确,一般不易造成脑组织直接损伤。术中血肿释放要缓慢,防止颅内压急骤降低致对侧血肿形成,以及脑组织迅速复位导致血管损伤的出血,或脑血流突然升高后,血管自身调节失调引起局部血管破裂出血[8]。 在血肿冲洗过程中,要注意将血肿腔内积血,凝血块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冲洗干净。硬性引流管仅能置于血肿腔内,不像硅胶管引流能从各个方向及深度冲洗血肿腔,因而需加大冲洗量及必要的头位变换,直至冲洗液清亮为止,以防血肿复发[9]。血肿冲洗抽吸时可产生轻微负压,促使血肿内外膜粘附,减少死腔,有利于受压脑膨胀复位,但不宜过度抽吸[10]。YL-1型穿刺针密封性好,冲洗过程中勿使空气通过冲洗引流管进入血肿腔,即可避免张力性气颅发生。冲洗结束后血肿腔内注入10~30 ml生理盐水,关闭引流管接无菌密闭引流袋。如血肿腔内有凝血块不易引出,可间断注入尿激酶溶解凝血块,以利引流。如脑脊液排出过多,可抬高引流管高度至脑室水平上10~15 cm,或间断开放引流管,以免造成低颅压。术后24 h内常规复查头颅CT,留置引流管1~4 d,应尽早拔管,最长不超过1周,以防颅内感染。 通过本组45例临床应用,我们认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以下优点:(1)YL-1型穿刺针设计合理,针钻一体,一次直达颅内血肿,且颅骨恰好锁住针头而固定,不会左右摆动损伤脑组织;(2)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很小,且穿刺本身对脑组织无影响,即使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也能耐受;(3)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且手术在病床边即可完成,无需搬动病人;(4)入颅创口小,出血少,创伤小,且引流通道密封性好,不易感染;(5)所需设备简单,不需贵重设备,适合在有CT的任何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二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23~125. [2] 杨明范,王如密,江基尧,等.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8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75. [3] 徐育林,钟志坚,尹宏,等.双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37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439. [4] 佘晓春,孙德,吴琼.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1,8:144. [5] 尹振海,韩来森.锥孔置管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体会[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10:147. [6] 孟少华,高丽英,李耀泽,等.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教训(附142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39. [7] 李增惠,张赛.锥孔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220. [8] 王广,刘梦伟,王维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27. [9] 罗象龙.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9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6,28:134. [10]黄彩忠.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