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外病变手术治疗分析(附8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2-09 浏览次数:530次
椎管内外病变手术治疗分析(附8例报告)作者:姚建社 作者单位:21400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椎管内外病变 我科近4年手术治疗椎管内外病变8例,均一期切除。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6~73岁,平均48岁。病程2 ~12月。病变位于胸腰段6例,其中上胸段4例,腰段2例。按邓氏分型[1]本组Ⅰ型1例,Ⅲ型7例,大多位于硬脊膜内外并沿椎间孔生长至椎管外。 1.2 临床表现 均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胸背部或一侧下肢疼痛,有感觉障碍的6例,半侧脊髓横断综合征4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一侧肌力Ⅳ°1例,Ⅲ°3例,Ⅲ°-3例。肌张力均增高,踝阵挛(+)5例,病理征(+)3例。 1.3 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提示相应病变部位的髓外硬膜内外哑铃状占位病变,并向椎管旁延伸至椎旁间隙。6例病人胸椎平片见一侧椎间孔有压迫性扩大,呈“双边征”,及骨质吸收破坏。椎隙后方有软组织块影,经椎间孔向外生长,局部椎弓根消失。2例血管瘤病人中仅1例影像学上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信号欠均匀,T2WI呈高或略高信号。肿瘤最大约6.0 cm×5.0 cm×4.0 cm;最小约2.0 cm×1.1 cm×2.0 cm。 1.4 手术方法 切除相应的椎扳及病侧关节突和肋骨头,均见到侵入关节突内的实质性病变。硬脊膜外肿瘤病人先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切除椎管外肿瘤。在切除突出椎间孔外肿瘤时先包膜内分块切除,使肿瘤体积缩小后切除。硬脊膜内肿瘤病人,先在硬膜外横断肿瘤,再切除硬膜内肿瘤,最后切除椎旁肿瘤。2 结 果 7例一期肿瘤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神经鞘瘤4例,平滑肌肉瘤1例,血管瘤2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术后全身抗痨治疗。随访8月~3年,除1例平滑肌肉瘤病人1.5年后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外,余7例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3 讨 论 哑铃形椎管肿瘤起源于椎管内,经椎间孔向椎旁伸展,或突入胸腔、腹腔及盆腔形似哑铃状,称哑铃形椎管肿瘤。哑铃形肿瘤与其它椎管内肿瘤相同,常表现出现局部疼痛、根性症状及与病变大小部位相关的脊髓损害征侯群。如颈枕或肩臂放射性痛、坐骨神经痛、胸腹束带感等,且半数以上病例为本病的首发症状[2]。随着肿瘤的增长和向椎管内外扩展侵犯, 可逐渐出现神经根、脊髓传导束受压或刺激、半侧脊髓横断综合征表现特征。本组有感觉障碍的6例,有7例肢体运动障碍。 本组显示神经鞘膜瘤占哑铃形椎管内外肿瘤50%。而脊膜瘤,平扫T1WI病灶可呈等信号,T2WI可呈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在T1WI上邻近硬脊膜可见“尾巴状”线性强化,颇具特征性[3]。1例结核性肉芽肿术前误诊,2例血管瘤MRI无特异性表现,术后病理诊断确定。 本病一经确诊,均应一期手术切除。术中应注意:(1)选择合理的手术体位和切口及合适的手术入路非常重要。有作者改进皮肤手术切口,达到一期肿瘤全切除[4]。由于哑铃形肿瘤的生长扩展可钻出椎间孔进入椎管外,常常椎管外的肿瘤较大,有时需与他科协助手术,防止手术中误伤重要神经血管及邻近组织器官。(2)肿瘤切除次序先椎管内后椎管外[5],瘤体较大实质性者先行瘤内分块切除,待增大操作空间再作肿瘤全切除。对血管性肿瘤则先阻断肿瘤的血供减少出血。由外向椎间孔内强行剥离牵拉,易造成副损伤。特别是瘤体在峡部较大与椎间孔未打开时,切忌强行挤压牵拉。如椎管外部分瘤体巨大且在切口下,则可先切除椎管外部分瘤体,然后再切除椎管内肿瘤。⑶对于突入胸腔部分纵隔处的肿瘤切除时,除了上述方法外,可用气动磨钻磨而扩大椎间孔及瘤体的峡部。必要时切除横突和肋骨头,以达到直视下/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如果存在气胸,应作胸腔闭式引流,并严密缝合硬脊膜,以防止术后脑脊液漏或“水胸”[5]。对复发者,再次手术仍可做到全切除[6]。【参考文献】[1]邓传宗,刘道坤. 哑铃形椎管内肿瘤[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6,2 :94 .[2]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 M]. 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62~988.[3]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 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97.[4]杨树源,洪国良.椎管肿瘤402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3:162.[5]蒋大介,杨国源.实用神经外科手术学 [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66.[6]于佶,徐启武,闻金坤.椎管内复发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