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19 浏览次数:816次
作者:张占伟,韩景光, 喻坚柏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 湖南 长沙 410007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 引流术
1 对象与方法
男28例,女11例;年龄3~80岁,平均53岁。致伤原因:跌伤19例,打击伤11例,车祸伤7例,坠落伤2例。入院时GCS 3~8分7例,9~12分17例,13~15分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合并颅骨骨折11例,不同程度脑挫裂伤23例,颅内小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伤后发现积液时间<3 d 4例,3 d~3周27例,>3周8例。积液部位:幕上38例 (额颞部多见,额顶区及颞顶区次之),桥小脑角区1例; 单侧34例,双侧5例。积液量:<60 m1 7例,60~100 ml 24例,>100 ml 8例。行腰穿23例,示压力偏高20例,正常3例。治疗方法 :本组采用钻孔引流术8例,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术25例;术后一般引流2~3 d,如复查CT示积液完全清除即可拔管,引流时间不超过1周。采用非手术治疗6例。
2 结果
3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恢复良好32例,积液全部或基本消失;手术失败1例,术后半个月改行钻孔引流加负压吸引术,1个月后再次复发而改行开颅手术,广泛切除囊腔包膜,治愈。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24个月,均无复发。6例非手术治疗者积液减少或未增加2例,消失1例;伤后1~3个月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行穿刺引流术治愈。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CT复查未见积液增加或复发。
3 讨论
硬膜下积液与蛛网膜下积液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在CT上,蛛网膜下积液者脑沟明显可见,脑回无受压表现;而硬膜下积液中者蛛网膜下的脑组织呈规则性变形,脑沟压闭,脑回扁平。蛛网膜下黏连折返的血管在CT增强图像中表现为高密度点,MRI上为血管流空影,可作为鉴别点。手术指征:①CT示积液量>30 ml,中线结构移位;或积液量<30 ml,但动态CT示积液进行性增多, 提示蛛网膜裂口瓣膜作用持续存在。②CT值由低转高,提示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或积液蛋白含量较高。③意识障碍加深。④出现颅高压表现。⑤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压迫症状及体征,包括肢体抽搐、肢体乏力及严重精神症状等。我们在操作中体会到:穿刺引流术需缓慢引流,且术后引流装置要保持一定高度,因过多引流不利于蛛网膜破口的封闭且有引起继发血肿的可能;穿刺针及引流管接头必须固定牢固,以免引起气颅;术前不要过多地使用脱水剂,以免颅压过低,脑组织不易复位,而使积液不易引出,还可引起积液增多等。穿刺引流术对积液量约30~80 ml的病人效果佳;对于积液量>80 ml且囊腔形成大量纤维隔膜者,行钻孔引流术可直视下进入硬膜下腔,通过冲洗可将纤维隔膜形成的囊腔互通,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引流管留置时间取决于引流量与颜色,在引流液变清且放置后无明显沉淀物,夹管1 d症状无加重时可拔除;CT示积液基本消失后拔管更妥善。病人术后需同时应用神经营养、血管扩张、改善脑微循环等药物治疗,以利于脑复位和积液吸收。钻孔引流应防止术后气颅形成,CT示“富士山征”和小气泡征对诊断有特殊意义;防治方法:置引流管时,宜于骨孔处皮下潜行后另做戳孔引出,更换引流袋或冲洗引流管时要防止空气进入囊腔,换袋时需暂时夹闭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