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外科学》

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占位性病变

发表时间:2009-05-25  浏览次数:861次

(张玉清)   作者单位:禹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禹城 251200             【关键词】  脑干病变 神经外科手术

     1996年5月~2002年10月,我科显微手术切除脑干占位性病变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3例;年龄15~52岁,平均30.5岁。病程10 d~6个月,平均3个月。头痛、头晕8例,呕吐2例,复视2例,面瘫3例,声嘶2例,呛咳2例,吞咽困难2例,展神经麻痹2例,偏瘫10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视乳头水肿4例,共济失调3例,双侧病理征阳性3例。

    1.2    影像学检查    均行CT、MRI及增强扫描。病变部位:脑桥8例,延髓3例。CT平扫示脑干肿胀11例,其中低密度灶4例,混杂灶4例,高密度灶3例;伴脑积水6例。病变最大径2~4.5 cm,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囊性病变6例,实性病变5例。外生型6例,内生型5例。增强CT示病变环状强化4例,弥漫性强化2例,均匀强化2例,点片状强化1例,无强化2例。MRI示病变T1低信号、T2高信号6例,T1、T2均呈高信号5例。增强MRI示病变环状强化4例,均匀、点片状或弥漫状强化5例,无强化2例。2例行DSA检查未见异常。

    1.3    手术入路与方法    全麻下显微手术切除病变。10例偏侧病变经一侧桥小脑角入路,病人取侧卧位,病变侧在上,颅后窝旁正中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分离切开桥小脑角池,沿桥小脑角间隙进入,显露病变。1例正中病变经小脑延髓裂入路,病人取俯卧位,颅后窝正中骨窗开颅,骨窗4 cm × 5 cm,显微镜下锐性分离,切开枕大池、小脑扁桃体池蛛网膜,打开小脑扁桃体蚓部裂隙,沿小脑与延髓间隙进入,显露病变。用自动脑牵开器牵开脑组织。实性病变者,先分块切除瘤内部分,再切除瘤周部分。囊性病变者,先穿刺囊液减压,实质部分切除方法同上。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切开进入囊腔,然后寻找实质瘤结节,电凝、分离瘤结节周围,整个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往往有陈旧性出血,先清除血肿,然后沿病变周边分离切除。若全切除困难,可将残留部分反复电凝破坏以防再出血。因转移瘤周围水肿明显,瘤体小者,可行瘤周分离整个切除;瘤体大者,先行瘤内切除,待肿瘤缩小后再分离瘤周,将之切除。2例实性瘤病变病人术后呼吸恢复不满意行气管切开。

    2    结    果

    脑桥间变形星形细胞瘤及脑桥出血各3例,延髓间变形星形细胞瘤、脑桥静脉性血管畸形出血,脑桥及延髓乳头腺癌、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各1例。无手术死亡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治愈 (脑干良性病变全切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4例,好转 (临床症状体征缓解) 7例,随访期间4例恶性病变分别于术后6、8、10、11个月复发。

    3    讨    论

    一般情况下,脑干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入路多由病变在脑干内最表浅的部位进入。手术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脑干血肿应先穿刺定位,后切开,低压力吸除血肿,严格止血,并注意寻找有无异常血管,一并切除。脑干胶质瘤应先切除瘤内部分,然后切除周围部分。对于囊性肿瘤,如血管网状细胞瘤,先切开囊壁进入囊腔,再寻找肿瘤结节,予以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应先清除血肿,然后沿病变周边分离切除。若全切除困难,可将残留部分反复电凝以防再出血。脑干内边界不清的肿瘤,切除要适可而止。

    脑干占位病变切除后,病人一旦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应立即行气管切开,加强呼吸及血氧分压监护,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胃肠道出血多在术后4~5 d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可导致死亡,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洛赛克是必要的。气管切开,预防感染、鼻饲营养是治疗脑干占位病变切除术后吞咽困难及误吸的三大措施。

    脑干良性占位性病变全切除后可望治愈,延髓肿瘤术后常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而死亡。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附46例分析)

    郭  炜,  钱东翔,  王智坚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广州  510150)

    关键词: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43.2,R65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9-122X(2007)10-0466-01        2004年~2006年,我科对46例脑出血病人行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9例,女17例;年龄<60岁9例,60~70岁16例,71~80岁13例,80岁以上8例。出血部位:外囊11例,内囊13例,丘脑16例,皮质下6例。出血量:10~20 ml 16例,21~40 ml 19例,41~60 ml 11例。GCS评分:8~12分37例,13~15分9例。出血至治疗时间:6~24 h 5例,24~72 h 32例,3~5 d 9例。单靶点穿刺34例,双靶点穿刺12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安科602A立体定向仪。CT定位,选取血肿最大层面,取血肿中心偏后0.5~1.0 cm处为靶点 (对于椭圆形或狭长血肿采取双靶点),穿刺、抽吸血肿,术后留置双腔引流管,并予尿激酶血肿腔内灌注。

    2    结    果

    根据血肿抽吸量及复查CT所示血肿缩小情况计算血肿清除率。术中清除率为66.3%~86.6%,平均75.2%;总清除率78.2%~98%,平均89.6%。病人术后再出血2例,分别因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5例;余9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2年,GOS恢复良好25例,中度病残13例,重度病残6例。

3    讨    论

            脑出血后血肿凝结、液化分解释放降解物可造成继发性脑损害,因此,采用外科方法清除血肿是必要的。术中使用尿激酶,可分解血块中纤维蛋白骨架,使血肿液化分解,由于其仅在局部起效,对凝血系统无影响。一般认为,脑出血早期血肿急性膨胀,压迫周围组织,产生急性脑水肿。超早期抽吸血肿的60%,及时降低颅内压,促使脑损伤可逆性变化。李士月等[1]报道超早期手术对病人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可减少并发症。也有学者提出手术应避开急性期,此时血凝块质地较韧,难以吸除,术中易引发再出血,发病24 h后手术较稳妥,且以发病后2~4 d手术总体疗效最好[2]。我们认为:时间是影响血肿质地的重要因素,但并非绝对因素。对无活动性出血、有脑受压表现的病人,应尽早手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在积极脱水、减轻脑水肿的情况下,在水肿高峰前手术,也可达到良好效果。

            在非直视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中易再出血。抽吸血肿后,腔隙呈负压是再出血的主要原因。采用术中CT实时监测,在脑中线结构移位消失时停止手术,平均清除血肿量的71.5%,可避免再出血。术中勿刻意加大负压抽吸血块,导致已闭塞的血管破口再破裂出血[3]。手术吸取血肿量的1/2~2/3,即可达到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的目的[4]。血肿量较大或血肿呈长条状者,可双靶点穿刺抽吸血肿。术中少量出血可予立止血及生理盐水血肿腔内灌注;若活动性出血汹涌,则需开颅探查。

    立体定位技术治疗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便,可降低手术打击,避免脑牵拉伤,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适用于脑深部等重要功能区出血及老年或全身状况差的病人。但该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对于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意识障碍深、脑疝的病人,仍应行开颅手术,必要时去骨瓣减压,切勿过分强调微创,而导致减压不充分。

 

【参考文献】[1] 李士月, 于新, 刘宗惠, 等.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4(3): 147-150.

[2] 钱东翔, 郭宝平, 王智坚, 等.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 17(4): 235-236.

[3] 张维兵, 赵广营, 张树新, 等. CT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治疗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