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17  浏览次数:695次

  作者:樊俊斌,高梅梅,潘振龙  作者单位:运城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选择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病例,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分别采用双腔造口术、Hartmanns式造口术、结肠灌洗后I期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吻合等手术。结果:本组病例中,1例高龄龄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致死亡,吻合口瘘1例,3例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恢复满意。结论:在选择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做出合理决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方式

  自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们根据患者的体质、合并症、年龄、梗阻时间及术中探查不同,遵循个体化原则,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共手术治疗3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0岁~75岁,平均年龄61岁,均为单纯性肠梗阻,无坏死穿孔,最长梗阻5 d,病理证实腺癌27例,未分化癌2例,黏液腺癌1例;按照Dukes分期:B期19例,C期7例,D期4例。

  2 手术方法和结果

  我们采用的术式有:双腔造口术、Hartmanns手术、I期切除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术加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肿瘤部位、术式及并发症见表1。

  表1 30例患者肿瘤部位、术式、并发症临床资料(略)

  3 讨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具有特殊的病理学特点,往往是机械性闭袢性低位梗阻,有肠缺血、坏死、穿孔危险;结肠内有大量细菌,肠黏膜屏障破坏,易致败血症的发生梗阻时间长,近段结肠扩张水肿,严重影响吻合口的愈合,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故一旦发生全身状态迅速恶化,处理难度大,并发症病死率高,是外科治疗的一大挑战。具体患者应运用何种手术方式,则要结合起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条件综合判定。

  3.1 单纯造口手术 简便易行,转流效果好,运用于肿瘤无法切除或一般情况差,合并心肺疾患,不能耐受肿瘤切除手术者,本组3例均采用横结肠袢式造口,年龄最大75岁,术中探查肿瘤种植转移、少量腹水形成,肠胀气产生,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术后3 d致呼吸衰竭死亡,其余2例恢复满意。

  3.2 Hartmanns手术 该术式Ⅰ期切除了肿瘤,解除梗阻,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手术操作简单,可早进食,住院时间短,曾广泛应用于临床。缺点是人工肛门给患者造成心理及生理上巨大打击,部分患者需2次手术。尽管该术式有被I期切除吻合取代趋势,对于手术易发生腹腔和切口污染、近端结肠扩张水肿、与梗阻远端结肠口经相差悬殊,吻合易发生吻合口瘘,此类患者一般情况差,常有水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合并心脑疾患,加上医师手术经验有限,术后监护力弱,医疗条件有限,该术式仍不失为一种最平稳的选择[1]。本组该术式患者,梗阻时间均在3 d以上,结肠扩张水肿明显,结肠口径相差在1倍以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满意。

  3.3 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术 传统观念认为左半结肠壁薄胶原代谢及血运不如右半结肠,加之左半结肠腔内粪便稠厚,细菌数量及毒力较高,容易污染,主张应用Hartmanns手术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2]。近年来随着术中肠道处理方法的改进,重症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高效抗生素的应用及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Ⅰ期切除吻合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同仁认可。该术式有避免多次手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5 a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高等优点,但术中灌洗增加了手术时间、术中腹腔及切口污染率。为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在Ⅰ期切除吻合的过程中,除严格遵守“上空、口正、下通”[3]的原则外。我们体会到:结肠瘤体远端离断后连同瘤体提出切口,手术野用保护膜保护,于瘤体上方切口进行结肠灌洗,冲洗液清亮后,用盐水、碘伏自外露结肠向远端冲洗,然后切除标本,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粪便污染腹腔及吻合肠段;急性梗阻导致肠壁水肿,传统丝线间断缝合,打结过紧、过松均易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对术者要求高,采用3/0微乔线后壁全层连续锁眼缝合,前壁连续褥式内翻缝合,缝线松紧易控制,相对安全可靠,可减少吻合瘘的发生;引流管的位置适当,避免压迫肠管及吻合口,时间以10 d左右为宜,本组1例为第9天吻合口瘘,因引流通畅,2周后拔管,瘘口自行愈合;术后放置肛管,可以有效降低肠腔压力,保证吻合口顺利愈合,又避免了每日扩肛给患者带来痛苦;患者选择一般情况好,无腹水、低蛋白、贫血、电解质紊乱、心肺功能差等并发症,梗阻时间短,结肠扩张水肿轻,并要求有经验医师操作。

  3.4 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 回肠血运好,肠内容物为流体,细菌少,易清洗,移动好,无张力,为吻合提供有利条件,术中无须灌洗,污染机会少,该术式显得更安全。Torralba等对6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中35例施行该手术,术后10例患者发生腹泻,8例1个月后好转,其余2例依然腹泻[4]。因手术切除过多及腹泻并发症的存在,该术式不能被广大普外医师接受。本组2例患者有长期的便秘和使用通便药史,4 d~7 d大便一次,检查除外直肠脱垂,且肿瘤均位于结肠脾曲,经该术式治疗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大便次数1次/d~次/d,解除便秘顽疾,随访0.5 a,术后甚感满意。因此,笔者体会,肿瘤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上段,有长期便秘史,并除外出口梗阻,该术式为最佳选择。

  在选择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分析多种因素,如患者全身情况、术前病史采集、术中探察情况、外科医师个人经验等,全面评价,作出合理决定,确保患者顺利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振军,马华.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策略[J].中国实用杂志,2007,27(6):455456.

  [2] 朴大勋,朱安龙,姜洪池,等.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8):640641.

  [3] 汪建平,唐志远,董文广.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附225例临床分析[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2):7981.

  [4] 陈道瑾,王红群.左侧结肠急性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