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nm23及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525次

  作者:梁芳,赵新,陈德荣,罗荣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张掖

  【摘要】 目的 为探讨nm23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我院1998~2008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69例,其nm23及c-erbB-2的表达,分析2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转移的关系。结果 26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nm23、c-erbB-2在淋巴结癌转移阳性与阴性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rbB-2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预后较差。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m23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呈负相关,c-erbB-2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nm23的过表达对阻抑淋巴结转移起着重要作用,与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乳腺癌转移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键词】 乳腺癌,nm23,c-erbB-2;预后;相关性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第二位,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我院1998-2008年间乳腺癌手术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中nm23、c-erbB-2标记物对原发性乳腺癌标本的表达,探讨nm23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本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间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69例,均为女性,年龄27~64岁,平均54.6岁。术前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有详细的随访和预后资料,所有病例在手术时无远处转移。随访期为4~39个月,其中164例随访≥5年,目前存活139例(死亡25例)。临床分期:IIa期85例,IIb期124例,Ⅲ期60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111例,阴性15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及组织学分级采用2003年乳腺肿瘤WHO组织学分类标准,其中浸润性小叶癌22例,小叶癌原位癌14例,导管原位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184例,髓样癌16例,乳头状癌5例,黏液腺癌7例,硬癌6例。病理组织学分级:I级77例,Ⅱ级142例,Ⅲ级50例。远处转移判定标准:经B超、CT、全身骨扫描诊断,有明确组织学诊断,有可测量标准。并以远处转移发生率作为反映预后的指标。所有标本均为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μm,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

  1.2 试剂与方法 所用试剂、nm23、c-erbB-2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采取免疫组化S-P法,PBS冲洗、柠檬酸盐修复液(pH 6.0)微波进行修复,DAB显色。用已知乳腺癌阳性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结果判定 免疫组化染色评估根据肿瘤细胞染色程度及其染色反应的强度,采用高倍视野(40×10)随机取10个不同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呈棕褐色细颗粒状)所占的比例,阴性(-):未见阳性表达或阳性细胞<5%;弱阳性(+):阳性细胞数占6%~25.9%;中度阳性(++):阳性细胞占26%~50%;强阳性(+++):阳性细胞≥51%以上;高倍镜下c-erbB-2阳性表达在细胞质和胞膜上,nm23阳性表达在细胞浆和胞膜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值之间的比较运用χ2检验,C-erbB-2、nm23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nm23阳性率(235/269)87.4%,其中高表达(++~+++)149例,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伴淋巴结转移组(P<0.05)。c-erbB-2阳性率(170/269)63.2%,其中高表达(++~+++)45例,在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nm23/c-erbB-2阳性为110例。

  2.2 nm23,c-erbB-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呈负相关性,与预后及生存期呈正相关,5年生存率高(P<0.05)。269例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者170例,其表达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134/184)和浸润性小叶癌(16/22),其它类型癌(20/63)较少,c-erbB-2表达为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与预后及生存呈负相关性,在分化差和浸润型乳癌中阳性表达率高,并呈强表达(见表1)。本组随访164例乳腺癌患者,5年内和5年以上死亡25例,均为c-erbB-2强表达者,而无1例为nm23强表达者,证实nm23与c-erbB-2呈负相关性(表2)。表1 原发性乳腺癌nm-23、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关系

  3 讨论

  nm23最早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teeg等分离出的一种被认为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的基因[1],其mRNA在低转移潜能的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是高潜能细胞系的10倍。nm23位于19q21,有5个外显子及24个内含子构成,是一种公认的肿瘤转移表型抑制基因。研究表明[2],nm23基因的抑瘤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一些肿瘤,如乳腺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等,nm23的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及临床预后不良呈负相关,正常乳腺上皮细胞nm23呈高表达,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nm23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nm23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和癌细胞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对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起抑制作用[4]。本研究显示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224例,阳性表达率为83.27%,其中高表达(++~+++)119例预后较好。nm23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并与术后生存年限呈正相关(P<0.05),提示nm23的高表达抑制了肿瘤转移而相对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因此nm23基因可以作为判断转移的标志物,对估计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erbB-2是一种原癌基因也称Neu基因,位于l7号染色体长臂,分子量为185kD的跨膜糖蛋白,具有内在酪氨酸激酶活性,而氨基酸的序列和结构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同源,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蛋白水解酶的分泌,使DNA合成增加,癌细胞生长加快,并增强细胞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其产物过度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预后差相关,是公认的重要肿瘤表达标志物[5]。研究显示[6],C-erbB-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5%(200/269),其中高表达(++~+++)101例,占阳性表达率的50.50%(101/200),本组随访死亡25例中19例均属于高表达。c-erbB-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生存年限呈负相关(P<0.05)。提示具有c-erbB-2基因产物过度表达的乳腺癌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预后较差。

  本研究中nm23与c-erbB-2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C-erbB-2过表达与乳腺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nm23过表达与患者预后及生存期呈正相关。nm23蛋白低表达而c-erbB-2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而nm23阳性,c-erbB-2阴性患者预后均很好。提示同时检测nm23、c-erbB-2蛋白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依据。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