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14  浏览次数:482次

  作者:杨慧芬, 楼丽华(指导)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穴位埋线

  笔者应用穴位埋线法治疗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证的乳腺增生病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女性。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2~ 49 岁,平均34.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4.8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20~48岁,平均35.3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32.1个月。 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辨证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和《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肝郁气滞型:主症:乳房胀痛、窜痛,乳房疼痛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烦躁易怒,两胁胀满。次症:肿块呈单一片状、质软、触痛明显,青年女性,月经失调,或痛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具3项主证或2项主证+2项次证者即可诊断为肝郁气滞证。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主穴:足三里,乳根(双侧);配穴:期门(双侧)。操作:戴无菌手套,酒精消毒埋线穴位周围3cm区域,用弯头血管钳夹持1.0cm羊肠线插入7号注射针头部,将针灸针从7号注射针尾部插入2cm,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穴位,针灸针向前插入得气后,退出,酒精棉球按压1min,创口贴外敷穴位。2周治疗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逍遥散治疗。组方:甘草15g,白术、茯苓、薄荷、当归、柴胡、白芍各9g。水煎服,1天1剂,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止服用其他相关药物。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率。改善率=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改善率≥90%;显效:改善率70%~89%;有效:改善率30%~69%;无效:改善率<30%。

  3.2 结 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治疗后治疗组乳房疼痛、肿块范围、肿块硬度、全身伴随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

  4 讨 论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说明肝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肝郁气滞证是乳腺增生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1],患者乳房疼痛、肿块等较明显,并与月经及情绪波动有关。

  我们在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辨证取穴,选取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乳房局部病变存在的乳根穴,足厥阴肝经的募穴期门穴。足三里穴为埋线常用穴位,针刺足三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足阳明经脉循行过乳房,又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位于乳房部乳根穴及足三里穴可调合气血,通络消癖。期门为足厥阴肝经的募穴,可疏肝理气[2]。诸穴合用共奏疏肝解郁之功。

  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疏肝解郁之功,为疏肝经典名方。本组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乳房疼痛、肿块范围、肿块硬度、肿块大小及伴随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 胡升芳,陈红风.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48(4):1417.

  [2] 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6,260,36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