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形成3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3 浏览次数:504次
作者:王峰,张杰,高阳,张力 作者单位: 河南,遂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王 峰、张 杰、高 阳、张 力
【摘要】目的总结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2例PVT患者为血栓组,以同期住院脾切除后的非PVT患者143例为非血栓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血栓发生时间为术后6~485d,其中29例发生于术后30d内。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均可发生。(2)非血栓组和血栓组在手术方式(断流术和分流术)、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比容(HCT)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3)临床均采用抗凝、溶栓和外科治疗,3例死亡。结论 术后30d内是脾切除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高发时间段,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形成原因与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RBC、PLT、FIB、HCT等所致的凝血功能亢进有关。选择采用分流术式、术后定期影像检查、并动态监测RBC、PLT、FIB凝血指标,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防治PVT的发生。
【关键词】 门静脉,脾切除术,血栓形成
脾切除后门静脉系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是普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PVT一旦形成将影响肝血流,加重肝损害。此外,还可升高门静脉压力,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确诊时间较晚,治疗困难,往往对预后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对其临床特征、易患因素、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诊治脾切除后门脉系血栓形成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23例。择期手术13例、急诊手术19例。彩超确诊26例,CT确诊6例。手术原因,脾破裂2例,门脉高压症30例。单纯脾切除术3例,脾切除+贲门血管断流术18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4例,脾切除+门腔静脉分流术8例。临床表现:持续或间歇性腹胀腹痛,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呈剧烈绞痛。查腹部压痛、反跳痛,呈腹膜刺激征。
1.2 方法 根据病例记录,选择同期内住院行脾切除未发生门脉系血栓的患者143例作为对照。采集手术方式、术后1周时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和血沉(ESR)等资料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栓发生时间和部位分布 发现血栓的时间为术后第6~485d。其中29例发生于术后30d内,仅3例发生在30d以后。血栓位于门静脉主干者8例、门静脉左支9例、门静脉右支4例、脾静脉6例、肠系膜上静脉1例、门静脉主干延及脾静脉4例。
2.2 术式与门脉系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行断流术者血栓发生率高于分流术者,χ2=4.214,P=0.040,见表1。表 1 术式与门脉系血栓形成的相关性[n(%)]注:χ2=4.214,P=0.040,断流术包括单纯脾切除和脾切除+贲门血管断流;分流术包括:脾切除+门腔静脉分流,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
2.3 实验室指标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血栓组RBC、PLT、FIB和HCT高于非血栓组,P<0.01,两组在WBC、Hb和ES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治疗和预后 确诊后首先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采用肝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尿激酶溶栓治疗(抗凝溶栓期间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本组9例保守治疗成功,余未缓解病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全组死亡3例。
3 讨 论
本资料显示:在32例PVT患者中,29例发生于术后30d内,仅3例发生于30d后,最长1例发生于术后485d,提示:术后30d内是PVT的高发期,但也可见于术后较长时间,术后30d内PVT的高发可能与脾切除后PLT的变化趋势有关。研究证明: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的峰值在术后7~20d,总数超过500×109/L,最高达1200×109/L,以后血小板逐渐降低[1]。由此提示,术后30d内应高度重视,以预防PVT的发生。表 2 实验室指标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综合相关文献,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有:(1)血液动力学改变:单纯脾切除或脾切除+断流术术后,门静脉系统内血液瘀滞更为严重,脾静脉呈一盲端,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脾切除+门腔静脉分流术,因门静脉系统内的血液大量通过吻合口导入体循环,脾静脉内血流量骤减,流速缓慢。(2)血管内膜损伤[2]:手术时血管内膜损伤,胶原纤维暴露,凝血系统激活,促进了血栓的形成。(3)抗凝血酶低下:肝硬化患者多数肝脏合成抗凝血酶功能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血小板破坏减少: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脏器,当脾功能亢进解除后,血细胞成分,特别是血小板迅速升高,血栓形成的几率增加。(5)门静脉系统局部血管本身病理变化:门脉高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脾静脉中内膜部分平滑肌增生、增厚,纤维断裂,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基质增多,内膜受损等“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部分内皮细胞脱落,胶原暴露,血细胞黏附形成血栓。此外,静脉高压脾切除后脾静脉内皮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过度表达,ICAM-1过度表达可能是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3]。
本组资料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术式、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方面存在差异,提示这些因素与术后血栓的形成高度相关。断流术较分流术者血栓形成率高,可能与脾肾静脉分流术后脾静脉内的血液流动速率较快,相对不易形成血栓有关,故脾肾分流术对预防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有一定优势[1]。血栓组的红细胞和红细胞比容高于非血栓组,这与脾切除后红细胞破坏减少,外周血数量增加,形态变化,变形性下降等有关[4]。纤维蛋白原是最重要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二者的升高使PVT形成的风险增加。
PVT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重者可致死亡,本组有3例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可有效防止PVT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预防术后门脉系统血栓的发生,我们有以下体会:(1)术中应规范操作,避免粗暴,减少组织创伤,企图通过术后止血药物的应用来弥补术中可能的出血是不可取的。(2)保持术后引流管通畅,减少积液和感染机会,特别是可能波及门静脉系统的局部炎症。对感染者应尽早控制感染。(3)加强术后监护,术后1月内应定期B超复查以了解门静脉系统情况。(4)动态监测凝血功能,若血小板大于600×109/L,可考虑早期预防性应用低剂量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5)如血栓形成应及时溶栓治疗。(6)术后慎用止血药。(7)对曾有血栓形成或多次复发者,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等。
4 结 论
门脉高压症外科术后易形成PVT,30d内是其高发时间段。其主要原因是脾切除术后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PVT的形成与不同术式选择有关。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总数、常规彩色超声检查及早期行抗凝治疗可望减少P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茂春,李 澍,朱继业,等.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
[2] 刘 骅,陈治平,吴志勇.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
[3] 李德旭,唐 哲,邱新光,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
[4] 刘爱红,曾宪良,刘晓明,等.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