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陈铁良 丁梅 张淑芝 王增辉 李润华 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普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行全胃切除术的75例病例采用两种不同的重建术式。随访2年,对其术后并发症、VISICK指数、体重变化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后患者的VISICK指数为Ⅰ~Ⅱ级,能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倾到综合症等,且体重变化,营养指标等明显优于SCHLATTER式吻合术。结论 FJI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对于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意义,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胃癌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对胃恶性肿瘤患者75例施行全胃切除术,采用两种不同的重建方式,术后对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患者,男50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4岁。全组经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肿瘤部位:贲门及胃体区23例,胃体及胃窦区41例,侵犯全胃者7例,胃体区4例。组织学类型:腺癌69例,未分化癌2例,胃恶性淋巴瘤2例,胃间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期:Ⅱ期7例,ⅢA期38例,ⅢB期22例,Ⅳ期8例。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组)42例,SCHLATTER组33例。2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期
1.2 手术方法
1.2.1 全部病例均经腹完成,全胃根治切除术54例,姑息性全胃切除术13例,合并脾切除术4例,合并胰体尾+脾切除术4例。
1.2.2 消化道重建方式:①FJI组42例,全胃切除术后,在TRRITZ韧带下25~30 cm处将小肠切断并切开其系膜,远端空肠与食管端端或端侧吻合。在此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20~30 cm处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然后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下方用丝线结扎空肠,封闭肠腔。迫使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将先前切断空肠之近端缝闭,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下10 cm处行空肠侧侧吻合。吻合口10~15 cm。②SCHLATTER组33例,方法是全胃切除后,关闭十二指肠残端,将距TREITZ韧带下40~50 cm处空肠与食管行端侧吻合,再在空肠输入袢与输出袢之间作10 cm侧侧吻合。两种术式的空肠食管吻合均用吻合器吻合,其他吻合口均手工吻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术式的VISICK分级指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体重变化及术后营养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VISICK分级指数比较显示FJI术后患者的VISICK指数为Ⅰ~Ⅱ级,即术后无症状或偶有症状。与SCHLATTE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术式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颇多,自1884年CONNOR完成食道十二指肠吻合至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70余种术式[1]应用于临床,且仍在不断增加,各种术式均有其优缺点。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须符合:(1)操作简单安全。(2)维持食物的正常生理途径。(3)无肠道症状,不发生返流性食管炎。(4)重建的消化道有一定的贮存功能,不影响术后的营养代谢[2]。本组SCHLATTER组病例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吻合口少。但因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不能与胆汁、胰液等充分混合,难以被消化液消化,影响消化功能,患者恢复缓慢,体重下降明显,全身营养欠佳,返流性食管炎常见[3]。而FJI组病例则应用外科的手段迫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恢复了食物的正常生理途径,同时也恢复了食物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作用,使肠道的电生理、内分泌及蠕动功能得以维持[4],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营养物质得以较好的吸收,术后饱食感和摄食反应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术后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SCHLATTER组。FJI组能有效的防止食物返流,建立了食物储袋,食物停留时间长,患者主观感觉好,食欲好。但FJI术式吻合口多,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稍长,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对较多。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吻合器),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并发症也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1 朱柏元 .有关全胃切除术若干问题的探讨.临床外科杂志,1996,4:193195.
2 康安定,关飞跃.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疗效评价.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299.
3 董振江,武来兴,李思军.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河北医药,2009,31:2953.
4 郝希山,李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新型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