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胃石性肠梗阻1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10  浏览次数:414次

  作者:朴松山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吉林 延吉 133000

  【关键词】 胃肠结石;肠梗阻;外科手术

  胃石较少见,它所致的肠梗阻更为罕见.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普遍对本病认识不足,故术前确诊较困难.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在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间经手术证实胃石性肠梗阻患者12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胃石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为5例,女性为7例;年龄为20~66岁,平均为38岁,30岁以下者为6例,31~50岁为4例,60岁以上者为2例.1例在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石并推入十二指肠内,10h后发病,6例曾有进食生柿子、枣、山楂及栗子等水果史,3例有胃手术史,6例有明显的胃病及便秘史.本组患者发病时间为10~24h,均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有4例呈剧烈腹痛,辗转不安.检查身体见,患者腹部稍膨隆,腹部压痛点位于上腹或脐周,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亢进,伴有气过水音.腹部X线平片检查示,可见液气平面,部分患者肠管扩张胀气.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肠梗阻,其中1例诊断为胃石性肠梗阻.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入院后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补钾、解痉及灌肠等保守治疗10~48h,后因肠梗阻症状不缓解而进行性加重,改行剖腹探查术8例,腹腔镜探查术4例,术中见腹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渗出液(300~1200mL),胃石位于距回盲部20~40cm间的回肠内,质硬,呈椭圆柱形或不规则柱形,大小约为3.0cm×3.0cm×3.5cm至6.5cm×4.5cm×4.0cm.12例患者均行肠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7~12d治愈出院.

  2 讨论

  胃石是指食物中某些物质与胃酸作用形成不易消化的固体,滞留于胃内而形成的异物.胃石的形成多数与患者喜食新鲜柿子、枣、山楂及栗子等水果有关,这些水果中富含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大分子沉淀物,再与水果中的果胶、树胶或其他食物纤维、残渣等物质结合为难被消化的食物团块[1],少数患者胃石的形成与喜食韭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关.若并发可引起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如糖尿病、胃大部切除术及便秘等,胃内食物不易排出,则亦可形成胃石[2].胃石一般在胃内游动,当其断裂为小块时可被排入小肠,但多数难以通过回盲瓣,嵌顿于回肠末端,导致肠梗阻.本组6例患者曾有食用生柿子等水果史,3例有胃手术史,8例伴随或单独有胃病及便秘史,均具有胃石性肠梗阻的诱发因素.胃石症前期症状不典型,常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有上腹痛、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可因胃石所致胃黏膜糜烂而表现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或因胃石经过幽门而出现上腹部剧痛及幽门梗阻的症状.本病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排石及口服胃肠酶、果胶酶制剂及阿司匹林治疗等[3],对部分患者可采用胃镜钳夹或激光爆碎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据国外报道,口服及向胃内注入碳酸饮料对治疗轻度胃石性肠梗阻有一定的疗效[4].因多数临床医师对胃石所引起的肠梗阻认识不足,给患者行剖腹探查时才能确诊.因此对喜食生柿子、山楂、枣及栗子等水果或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伴有胃病、胃手术史及便秘等胃肠排空障碍,且突然出现肠梗阻症状者,应高度怀疑为胃石性肠梗阻.治疗上如果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应给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对胃至全部小肠进行探查,避免2次梗阻的发生[5],有条件时亦可行腹腔镜探查术.

  【参考文献】

  [1] 王丽荣,李秀芬,徐凤玲,等.内镜下胃石症诊治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345.

  [2] 唐井钢,尹敬芬,王新胜,等.自制碎石篮治疗胃石症(附101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46.

  [3] 包玉莲.阿司匹林治疗巨大胃柿石2例报告[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9.

  [4] Ha SS, Lee HS, Jung MK, et al..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a persimmon phytobezoar after dissolution therpy with CocaCola [J].Korean J Intern Med,2007,22(4):300.

  [5] 黄一成,邓晓军,许景洪.柿石性消化道梗阻的诊治经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11):69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