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术2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586次
作者:李朝阳 阮长乐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腹腔静脉转流术
1994~2003年我院采用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IMRS+PCDV)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2~55岁,平均38岁。均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呕血史。肝功能:Ⅰ级9例,Ⅱ级12例。B型超声显示门静脉内径1.4~2.0cm。
1.2 手术方法
取上腹正中L形切口,进腹后经胃网膜右静脉插入硅胶管(内径1mm,进入血管内长度12~16cm),连续监测各手术步骤的自由门静脉压(FPP)变化。脾切除以后,向上牵拉横结肠,在其系膜根部切开后腹膜,游离出肠系膜下静脉5~6cm备用(直径大于0.6cm即可采用)。在胰体下缘腹主动脉上方或略偏左处,可隐约看见或触摸到左肾静脉,并将其显露游离(长4~6cm,周径2/3)。拟用的肠系膜下静脉根据其与左肾静脉距离,截取3~4cm,以肝素盐水推注法略加压扩张,将待吻合的断端修剪呈斜坡或蛇头状,以间断外翻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吻合口径保持在0.5cm以上。最后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幽门成形术,并行肝活检。术毕,于左膈下放置双腔负压吸引胶管。术后2周行超声多普勒检查门静脉血流量(PVF)。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两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肝炎后肝硬变。食管钡餐透视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比术前明显减轻者13例,减轻8例。术后B型超声示门静脉内径1.2~1.6cm,较术前缩小0.2~0.4cm。随访情况:术后9年3例、8年1例、7年2例、6年3例、5年6例、4年2例、3年1例、1年3例,达到5年以上生存率观察标准的15例,其中1例于术后3年11个月因患肝癌、肝衰、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其余14例皆存活且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术前FPP(35.76±3.20)cmH2O,脾切除后为(22.25±1.77)cmH2O,IMRS后为(20.61±2.73)cmH2O,PCDV后为(23.47±1.91)cmH2O,后三者与术前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IMRS+PCDV术后超声多普勒检查PVF平均减少(381±226)ml/min。与以往研究比较PVF减少程度介于断流术和分流术之间[1,2]。
表1 IMRS+PCDV前后FPP(略)
3 讨论
“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能保留分流术和断流术两者的优点[3],已被认可。在其组合中,分流术常用的是“脾肾分流术”,少数的是应用“门腔分流术”。对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减少门静脉血栓发生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却未见明显降低,而且手术范围和创伤扩大,故对手术适应证的要求比较严。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尝试了肠系膜下静脉肾静静脉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IMRS+PCDV),认为对于血管条件合适的病人,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肠系膜下静脉管腔细小,门脉高压时其直径仅为0.4~0.6cm,一般认为IMRS的降压效果不甚理想,不能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常规手术。1984年Warren[4]对1例患者于IMRS术后5个月行血管造影,显示吻合口已明显扩大。1986年,蔡润芝[5]报告5例IMRS+PCDV,术后疗效均满意,并认为建立分流后,肠系膜下静脉可发生适应性扩大,起到降低压力的作用。1996年蔡景修[6]报告16例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认为该术式起到了阻断门奇循环和小口径、限制性降低门脉压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分流术中应用肠系膜下静脉者较少。
我们的体会是:(1)肠系膜下静脉有一段5~7cm无分支的主干,浅而游离;左肾静脉偏中央侧,横跨腹主动脉前方,浅且易显露,其接近下腔静脉,血流速度快,不易发生栓塞。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2)IMRS缓解了PCDV后的FPP升高,对防止术后再出血或胃粘膜病变以及脾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3)IMRS+PCDV完成后的最终FPP为(23.47±1.91)cmH2O,比脾切除和IMRS后略有升高,属正常值高限水平;多普勒检查亦显示PVF平均减少量比单纯分流术轻,有利于保存向肝门静脉血流灌注。(4)该术式吻合口直径为0.6~0.8cm,IMRS后与脾切除后的FPP相比,下降了1.64cmH2O,说明肠系膜下静脉与肾静脉之间存在一定压力差,多普勒观察的结果也显示了IMRS+PCDV的PVF平均减少量,介入断流术和分流术之间,依此既可保持血流通畅,又可限制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降低。(5)该术式的缺点是,当肠系膜下静脉直径< 0.5cm时不宜应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肠系膜下静脉的直径超过0.6cm,占同期可施行分流术的25.9%(21/81)左右。对于肠系膜下静脉较细的,只要其根部直径大于0.6cm,可用肝素盐水加压推注法,使之略微扩张,再将吻合口端修剪成斜坡或蛇头状,可达到顺利吻合目的。经此改进,扩大了IMRS应用范围,使IMRS+PCDV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张曙光,阮长乐,于振海,等.三种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观察[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4):277.
[2]李文美,陈治平,邝耀麟,等.门奇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6,11(6):326.
[3]Gawish Y,E1Hammadi HA,Kotb M,et al.D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 and DSRS:a 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n selected haemodynamic portal flow pattern in schistosmoal portal hypertension with variceal bleeding[J].Int Surg,2002,85:325330.
[4]Warren W D,Millikan WJ Jr,Henderson JM,et al.Selective variceal decompression after splenectomy or splenic vein thrombosis[J].Ann Surg,1984,199(6):694.
[5]蔡润芝.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呕血10例体会[J].实用外科杂志,1986,6(7):353.
[6]蔡景修,董家鸿,顾红光,等.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6,34(3):151.
李朝阳,阮长乐.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术21例分析
1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012)
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普通外科(山东济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