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择期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解除胃肠减压172例观察报告

发表时间:2010-04-22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王勋,杨忠祥,张国利,朱江  作者单位: 163000 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消化道手术

  为了探讨择期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解除胃肠减压的可行性,2001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172例择期消化道手术后病人随机分组,其中86例术后早期解除胃肠减压,与对照组86例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72例患者中男98例,女74例,年龄17~84岁,平均58.2岁。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或胃癌根治术76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8例;行直肠癌根治术46例;行部分小肠切除术10例。

  1.2 方法 选择择期消化道手术病人172例,随机分成两组,病人术前准备、术中治疗及其他术后治疗方案相同。甲组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直至胃肠功能恢复;乙组患者麻醉清醒后立即拔除胃肠减压,观察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裂开等指标。

  1.3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略)

  2 讨论

  择期消化道手术后胃肠减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防止腹部术后腹胀、消化道吻合口梗阻和瘘的主要措施之一[1]。临床医生在消化道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是一个固定的原则措施,期望减少或防止消化道并发症。但近几年国内外均有学者提出常规留置胃肠减压是否必要[2]。通过对临床择期消化道(胃、小肠、结肠、直肠)手术病人随机分组,病人术前准备、术中治疗及其他术后治疗方案相同。甲组病人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直至胃肠功能恢复;乙组病人术后麻醉清醒后立即拔除胃肠减压。比较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腹胀、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裂开等指标。得出结论:放置胃肠减压并不能减少患者恶心、呕吐及腹胀、切口裂开的发生,且本组86例择期消化道手术后未行胃肠减压并未发生消化道漏或瘘。必须指出,胃肠减压技术本身具有侵入性,它无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感,且可严重地妨碍呼吸和痰液的排出,可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增加患者鼻咽部不适、术后不便下床活动。本组研究表明,胃肠减压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解除胃肠减压组。另外,鼻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必然引起胃肠液丢失,而胃肠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大量的胃肠液丢失可直接导致酸碱平衡破坏及离子紊乱,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再次,早期进食与肠外营养相比更符合生理需要,且价格低廉。本观察两组比较,不置鼻胃管组进食时间和接受普食的时间都明显早于置管组。通过此项172例患者的对照观察,择期手术后早期拔除胃肠减压可使患者减少鼻咽部不适,便于早期离床活动,减轻患者恐惧,减少消化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能早期进食,特别是老年和合并肺部疾病者,效果尤为显著。但并不是说所有择期胃肠道手术病人一律术后早期解除胃肠减压,而是应该根据病人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胃肠减压:术后具有穿孔、胃排空障碍、吻合口和十二指肠残端漏或瘘等高危因素患者作为预防性胃肠减压的对象。笔者认为术后行胃肠减压的具体指征为:(1)近端胃切除术、胃底贲门癌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2)术前严重营养不良;(3)有长期幽门梗阻、顽固性腹胀;(4)术中见吻合口组织脆弱者[3]。所有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均应做到术前充分准备,特别是肠道准备要充分彻底。

  3 结论

  择期消化道手术患者有选择地早期解除胃肠减压,具有减少患者鼻咽部不适、便于早期离床活动、减轻患者恐惧、减少消化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方便早期进食等优点,特别是对老年和合并肺部疾病者,效果尤为显著,且不会增加消化道漏及切口裂开的机会。笔者认为,择期消化道手术后一律采用胃肠减压的惯用做法应予以摒弃。

  【参考文献】

  1 凌宝存,郭金龙.现代外科引流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

  2 倪勇,张开顺,姚武,等.胃手术后胃肠减压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3):157.

  3 龚学东,吴遵元.胃术后胃肠减压的探讨.河北医药,1999,21(6):446-44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