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31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0-02-03 浏览次数:681次
急性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31例治疗体会作者:贾守艇 吴国萍 牛俊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关键词】 急性 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 急性肠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消化道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在急腹症中呈上升趋势[1],其中结肠肿瘤致肠梗阻为常见原因,尤以左半结肠肿瘤多见。我院2005年3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31例急性左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5岁,50岁以上者24例。肿瘤分期Dukes A期0例,B期5例,C期20例,D期6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示:腺癌24例,黏液腺癌5例,未分化癌2例。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有腹胀、腹痛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呕吐10例。体格检查所有患者均有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伴有反跳痛、肠鸣音消失3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均>10×109 L-1。腹部透视31例均可见气液平面,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肿瘤梗阻18例,CT检查确诊8例,B超确诊2例,急腹症手术探查确诊乙状结肠肿瘤破裂3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灌肠,合理应用抗生素,为手术治疗提供必要条件。31例左半结肠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切除23例,姑息性切除3例,肿瘤切除并造瘘4例,单纯造瘘1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26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4例。首先游离需切除的肠管,下段切断,将需切除的肠管置入一无菌塑料袋内,打开远端,由近及远,交替挤压肠管,排空肠内容物,切除阑尾,残端腔内放置蘑菇头引流管,缝合固定;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清洁肠道,切断需切除肠管的近端,移除标本,残端碘伏消毒后行端端吻合,吻合口附近放置双腔引流,盲肠造瘘外接负压吸引,根据刀口情况,14 d左右拔除盲肠造瘘管。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并发刀口感染、刀口裂开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一期切除吻合形成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其他患者均治愈。3 讨论 由于回盲瓣的生理特点,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多为闭袢性,极易造成结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腹膜炎,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2]。手术方式分为一期吻合和分期手术。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左半结肠血运较差,加上梗阻状态下肠壁水肿,左半结肠肠腔内有大量粪便积聚,梗阻部分上下端口径差异较大,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风险较大,有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因此主张先行梗阻近段肠管造瘘,减压解除梗阻,二期切除病灶[3]。此操作需二次手术,且增加了肿瘤扩散的机会,甚至失去根治性手术时机。因而对于已有肠壁坏死、肿瘤破裂穿孔、腹腔污染严重且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建议分期手术。本组3例患者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肿瘤破裂,腹腔污染明显,均先行近段结肠造瘘。其中2例切除肿瘤,远段肠管封闭,3个月后再行造瘘口还纳,肠吻合术;1例因年龄较大(70岁)且伴有严重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行单纯造瘘术,术后并发凶险性感染死亡。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应行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有效的胃肠减压、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及时正确处理围手术期,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为了防止发生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肠道减压、结肠灌洗时要彻底清除肠内粪便和毒素。本组中26例肠减压后切除阑尾,残端腔内放置蘑菇头引流管,充分灌洗肠腔,取得满意效果。其关键步骤是彻底有效的肠腔灌洗、盲肠造瘘及吻合口处放置双腔引流。一旦发生吻合口瘘,盲肠造瘘口的负压吸引及双腔引流管的引流、冲洗可降低再次手术的概率。另外吻合技术,对保证吻合口的血液供应和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非常重要。本组26例左半结肠肿瘤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中1例发生吻合口瘘,通过积极有效的盲肠造瘘引流、双腔引流管冲洗及换药等治疗瘘口自愈。【参考文献】 [1] 卿三华,齐德麟,侯宝华,等.肠梗阻病因分析:附768例临床分析[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17(2):82-84. [2] 冼沛东,戴东,康旭,等.双向封闭式顺行灌肠法在左半结肠梗阻术中一期吻合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5):301-302. [3] 张延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5,22(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