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放置小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1-18 浏览次数:757次
作者:高新英 张伟慧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内镜 小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是现代外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治疗技术。自从有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短肠综合症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也改变了肠外瘘的治疗策略,但长时间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会导致肠粘膜萎缩及肠道菌群异位,导管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更好的优点,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向。我院近年来开展内镜下放置小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90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胰腺炎病例10例,胃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8例,气管、食管瘘4例,胰十二指肠术后高位瘘3例,食管、上腹部手术后胃功能障碍5例。
1.2 方法 内镜下置管方法很多:一种是胃镜直视下,用活检钳夹住营养管的头端,将其置于十二指肠降部,靠胃肠蠕动将营养管送下,但须在DSA下定位,借助导丝放置,经口将胃镜头置于十二指肠降段并拉直镜身,经活检口将导丝置于Trize韧带以下,退出内镜留置导丝,经导引管将导丝口腔外部分从鼻孔拉出,在导丝引导下通过鼻腔将空肠营养管置入空肠[1]。另一种内镜下直接放置鼻营养管:鼻营养管放置前先将其润滑,从鼻孔插入约25 cm时进十二指肠镜,内镜自动将其带至胃腔,用异物钳夹鼻营养管管身推进内镜送鼻营养管至十二指肠降部,反复多次可将其送至Trize韧带以下20~40 cm,助手固定鼻肠营养管,边吸气边后退胃镜。 置管后行腹透确定营养管在Trize韧带以下,既能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液,营养液可选用营养全面的要素饮食如能全力、安素、白普素等,也可选用自制营养液如牛奶、鱼汤、米汤、菜汁等。选用一次性输液器,经鼻营养管缓慢静滴,初速为30~40 ml/h,适应后逐渐增加滴速,直至100~120 ml/h,滴入量由每日500 ml逐渐增加至1500 ml。温度以37~40 ℃为宜,过热可灼伤肠粘膜,过冷可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或腹泻。
2 讨论 内镜下置管时,鼻肠管若出现弯曲、折回、打圈,可后退使其在十二脂肠降部变直,再重新调整送入,应选择亲水、头端柔软、润滑的鼻肠管,以免损伤粘膜,同时应润滑鼻肠管内腔及导丝,避免抽导丝时鼻肠管脱出。 放置鼻肠管后应摄片了解营养管是否在Trize韧带以下,胰腺炎及高位瘘者鼻肠管须在Trize韧带40 cm以远,其他患者通过Trize韧带即可。术后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有无反流及消化道出血等,胰腺炎患者置管后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 肠外营养,价格昴贵,且长期禁食易引起肠道粘膜萎缩,肠屏障功能受损,消化道细菌变化增加感染机率,开始进食后患者易发生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空肠营养则避免以上症状,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完整,减少内毒素释放与细菌易位;②刺激消化道激素等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与胆囊收缩,恢复胃肠功能;③纠正肠粘膜缺血,增加内脏血流;④降低炎症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⑤使用简便,并发症少,价格低廉;⑥营养全面[2]。 为避免高渗性肠内营养液所致的容量和渗透作用引起急性肠扩张,“倾倒综合症”及腹泻,最好严格控制滴速,由慢到快,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同时注意营养液的温度[3],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素的摄入量[4],予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肠管以防阻塞。 本组对食管——气管瘘,高位吻合口瘘及胰十二指肠瘘,重症胰腺炎等患者行放置鼻肠管,应用肠内营养,加快了疾病恢复,减少医疗费用,收到良好的疗效。 效果评价 此组共收集病例共30例,行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供给肠内营养,29例好转出院。可见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拓展了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且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与单纯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相比较,费用低效果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俭,王远新,王晓娣,等.经胃镜快速放置空肠营养管[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52.
[2] 江志伟.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21(12):761765.
[3] 吴国豪.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5):398400.
[4] 未明,吴蔚然,王秀荣.肠内营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