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低颅压致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1-21  浏览次数:611次

低颅压致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作者:于战涛,庞效芬,张宛夏,王文涛    作者单位:264205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于战涛,张宛夏,王文涛);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医疗保险事业处(庞效芬)   低颅压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上并不常见,长期严重低颅压引起持续的SAH更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   男,39岁。因“头痛3 d”于2006年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d荡秋千50 min,当时无不适感,次日晨起感右枕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及发作性跳痛,平卧时头痛立即缓解,坐或站立头痛即出现。在外院拟“枕大神经痛”及“落枕”予颈椎牵引、推拿等治疗无好转。疼痛渐加重并扩散至全头,伴颈硬不适、恶心。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头痛病史。查体: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3 kPa),颈强直(+),余无异常体征。入院后即行腰穿脑脊液(CSF)检查,压力25 mmH2O(1 mmH2O=0.0098kPa),CSF呈均匀淡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淡黄,糖及氯化物正常,镜下见完整红细胞。颅脑CT、MRI及MRA检查均无异常。经卧床休息及口服和静脉补液,头痛逐渐缓解。6月10日及7月3日两次腰穿复查,CSF压力分别为40 mmH2O和70 mmH2O,均为淡红色,并见完整红细胞。3次腰穿经过顺利,排除穿刺损伤血液混入标本。住院34 d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仅在用力晃动头部时感头痛,日常活动时无明显不适,出院后继续静卧休养,1个月后患者复诊,头痛已完全消失。2  讨论   本例患者头痛特点及CSF压力检查证实为低颅压综合征,33 d内连续3次CSF呈均匀血性,镜下见到完整红细胞,提示存在持续性SAH,故考虑为低颅压致持续性SAH。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属良性病程,但是长期、严重的低颅压有继发硬膜下血肿的可能,部分病例引发SAH(钟华,等.中国急救医学,2001,21:728);也有报道SAH和硬膜下血肿同时发生(柯将琼.浙江医学,2005,8,618)。低颅压引发颅内血肿及SAH的机制被认为是在颅内压力减低的情况下静脉压相对高于颅内压,引起静脉扩张而产生出血或红细胞渗出。本例持续性SAH可能是低颅压的病因持续存在,其病因可能与发病前长时间荡秋千、大幅度的颈部运动造成颈神经根鞘的撕裂有关,加之颈椎推拿及牵引等不恰当治疗造成的医源性损伤,导致CSF持续漏出,从而形成持续性的低颅压和持续性的SAH。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