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CT扫描在食管异物诊疗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4-09-25 浏览次数:1194次
食管异物为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以食源性异物最为常见。异物最常停留于食管入口处,其次为食管近气管分叉及主动脉弓处,发生在下段者少见,异物若不能及时取出可引起食管穿孔、纵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故及时明确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食管损伤程度及有无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传统食管异物的检查方法是食道吞钡和X线平片,但仅能判断有无异物及大致位置,且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而容积CT扫描和重建技术可直接显示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有无并发症。本文对21例食管异物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1例行容积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食管异物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8~89岁(中位年龄64岁),均有明确异物史,吞咽疼痛、异物感及颈胸部疼痛症状明显。其中4例食道吞钡絮及3例食道镜检查木发现异物,5例异物有经硬质食道镜或电子食道镜钳取失败史,发病至CT检查时间为4h~7d。所有病例均行容积CT扫描及二维重建进一步明确诊断。
1.2检查方法。CT扫描采用GE Light Speed16层螺旋CT行颈胸部平扫,扫描范围从口咽部至胃底水平,120kV,200mA,扫描时间08s,层厚为5mm,重建层厚125mm,螺距1375∶1。将图像传到工作站,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发现异物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充分显示异物的立体构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2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发现有异物存在并经手术证实,CT表现为食管腔内条索状、不规则形高密度影,部分突出食道壁,20例经硬质食道镜取出异物,1例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
具中鱼刺7例,禽畜类碎骨9例(其中1例为食管憩室伴食管异物,图1),义齿2例,枣核2例,缝衣针1例。异物位于颈段食道15例,其中食道入口处13例,主动脉弓水平4例,下段食道2例。术前CT扫描发现单纯食管异物无并发症11例,食管周围炎5例,纵膈脓肿1例,食管穿孔4例,其中1例表现为金属异物(缝衣针)自食管腔刺入食管外组织,具佘3例为异物嵌顿(时间均超过3d)。CT表现食管周围组织内片状、泡状气体密度影,1例患者可见造影剂外溢。
3讨论
食管异物传统检查方法是X线平片和食道吞钡絮检查。半透光、透光性异物(如软骨`肉块等)、细小异物X线平片难以显示,颈胸段食管异物因与组织重叠,平片易遗漏。Marco等[1]认为食道钡剂透视是目前食管异物首选检查,对大多数食管异物均可以明确诊断。但对细小异物、异物大部嵌入食管壁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吕君等回统计食管吞钡剂检查敏感性为2857%,假阴性率更高达为7143%。对于异物过大、边缘锐利、病程长、食道镜手术失败史的复杂食管异物患者,由于食道吞钡检查不能提供异物大小、形态、确切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有无并发症等详细信息,无法满足I临床需要,同时对于检查前未能发现的穿孔患者,食道吞钡检查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有学者认为食道吞钡后残留的钡絮会影响其后的食道镜检查,建议直接食道镜检查β,刨,但食道镜检查是有创操作,首次检查失败率3%,穿孔致纵膈感染发生率05%,假阳性率6%~70%凹。容积CT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发现细小异物对于黏膜下异物的诊断更为优越,并可通过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MPR技术可同时获得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图像,多角度、全方位充分显示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检查不需要患者的特殊合作,检查便捷、无痛苦,尤具适合不能配合钡透的患者,如老人、儿童。研究指出CT对食管异物有100%的敏感性和937%的特异性,并且没有假阴性,从而能避免不必要的食道镜检查囵。食管异物可导致食道脓肿、穿孔、纵膈感染、致命性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利用容积CT扫描不仅可明确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对食道穿孔、脓肿、纵膈感染和食道动脉瘘等并发症有独特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食道穿孔,传统检查方法是通过碘油造影明确诊断,而容积CT扫描可对穿孔明确诊断并能准确定位,CT表现为食管管壁不完整,食管周围及椎前或椎旁片状、泡状气体密度影、斑点及片状高密度造影剂影外溢。本组4例食道穿孔病例,发生与异物尖锐(缝衣针)及嵌顿时间长(均大于3d)有关,术前CT即己明确诊断,且不伴周围脓肿形成,术中取出异物后,置入胃管,术后鼻饲、抗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成人食管前后径约15~500px,左右径约20~625px,管腔较小,食道镜检查时操作空间狭小,无法窥及异物全貌,很难明确异物和食管壁的关系。容积CT扫描独特优点在于MPR可同时获得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图像,能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直观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验研究表明,容积CT对异物的检出率与扫描层厚有关,扫描层厚越薄图像对比度越好,异物显示越清晰田。
我们采用5mm层厚扫描125mm的薄层重建,同时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采用低剂量薄层扫描技术,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取得了与薄层扫描相似诊断效果囵。对于复杂食管异物,术前根据CT表现可以准确判定异物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为食道镜检查、开胸手术及颈侧切开术前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前检查评估手段,术中还可以根据嵌顿方向取出异物,避免发生二次损伤。本组1例误吞缝衣针的患者,术前CT扫描提示异物大部分己进入食管外组织,且食管壁黏膜肿胀明显,故直接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另一例患者异物进入食管憩室,首次食道镜检查未能发现异物,后根据CT对食道憩室口准确定位,顺利取出异物(图1)。
容积CT扫描是安全、快捷、适应人群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食管异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不仅能够明确诊断,而且可以直观显示异物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有无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复杂食管异物,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提高食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甘莉,赵海波,罗焕江,杨伟江. 低剂量CT扫描在食道异物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11)
[2] 吕君,黄晓静,董刚志,赵海波.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9(05)
[3] 祝江才,董频,万夷,王国良,赵宁军. CT薄层扫描在疑难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6例[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8(03)
[4] 林益和. 食管黏膜下异物的CT诊断[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