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性变应原特异性IgE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08 浏览次数:1008次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和社会公众问题。我国AR的发病率高达1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调查已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广泛展开,近年来西方国家常见的食物过敏在亚洲地区也呈上升趋势,但关于AR同时伴发食物过敏的分析报告尚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AR伴发食物变应原致敏的特点,为临床AR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AR患者5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22例;年龄3~72岁。以15岁为界限将患者分为2组:儿童组(3~<15岁)173例和成人组(15~72岁)3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AR的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变应原检测试剂盒,用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specificIgE,sIgE)。吸入性变应原包括:户尘螨、屋尘、蟑螂、狗毛皮屑、猫毛皮屑、苋、桑树、豚草组合、柏榆组合及真菌组合;食入性变应原包括:鸡蛋白、牛奶、牛肉、虾、蟹、贝、腰果、芒果和菠萝。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结果判断 当某一种变应原sIgE浓度大于0.35IU/mL时,表示该变应原阳性;至少一种变应原阳性时,表示变应原试验阳性。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变应原的总体分布 569例AR患者中,422例吸入性变应原测试呈阳性,阳性率占74.2%;86例食入性变应原测试阳性,阳性率为15.1%,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见表1。吸入性变应原中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占62.6%。食入性变应原中以虾和蟹阳性率最高,阳性率分别为6.2%和5.4%;其次是牛奶、腰果、芒果、鸡蛋白和牛肉,阳性率分别为3.7%、3.5%、2.5%、1.6%和1.4%;贝类和菠萝阳性率极低。变应原致敏个数分析显示,儿童组单一变应原sIgE阳性率为39.9%,略高于成人组(34.3%),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变应原和三重及三重以上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儿童组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见表2。
2.2 不同年龄组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比较 AR患者食入变应原sIgE总阳性率为15.1%(86/569),其中吸入性变应原sIgE同时阳性者占13.2%(75/569),单独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者仅占1.9%(11/569);食入变应原和吸入性变应原sIgE同时阳性率比较,儿童AR患者为19.7%,成人AR患者为10.3%,儿童组明显高于成人组,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单纯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略高于成人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同年龄组各单价变应原阳性率比较 不同年龄组吸入性变应原中,户尘螨阳性比例均居首位,阳性率分别为80.9%和54.5%;儿童组户尘螨、狗毛猫毛、屋尘和真菌阳性比例分别为80.9%、26.0%、21.4%和8.9%,均明显高于成人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儿童组花粉草粉sIgE阳性率(11.6%)明显低于成人组(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蟑螂变应原在儿童组和成人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各单价食入性变应原sIgE比较,儿童AR组牛奶阳性率最高,占10.4%;其次是虾、蟹、鸡蛋白和牛肉,阳性率分别为9.2%、6.9%、5.2%和4.6%,除蟹外均明显高于成人组相应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AR组腰果和芒果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仅为1.2%和0.6%;而成人组腰果和芒果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5%和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3 讨 论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sIgE介导的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明确变应原、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是预防和治疗AR的关键。临床上对AR患者,往往只检测吸入性变应原而忽略了食入性变应原的检测。本研究对569例AR患者同时进行了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检测,研究发现,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吸入性变应原是引发AR最主要因素,其中户尘螨阳性所占比例最高,提示户尘螨是引起深圳地区AR最主要变应原,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1-5]。食入性变应原以虾和蟹为主,与侯穗波等[6]对深圳地区AR患者食物性变应原的报道相吻合,但徐静华等[7]报道南京地区AR患者伴发的食入性变应原主要是牛羊肉和牛奶,提示食入性变应原的致敏种类可能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相关。深圳属沿海城市,海产品丰富,人们喜欢吃海鲜,对海鲜易感性增加,容易引发过敏。单价吸入性变应原sIgE分析发现,儿童AR患者以户尘螨、动物皮屑和屋尘等室内吸入性变应原致敏为主,而成人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主要是户尘螨和花粉草粉,这可能与儿童室内活动时间较多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易被花粉等户外变应原致敏。食入性变应原sIgE检测发现,儿童组牛奶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虾、蟹、鸡蛋白和牛肉;而成人组腰果和芒果阳性率相对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在34例植物性食物变应原阳性患者中,伴花粉草粉阳性者28例(占82.4%),提示花粉草粉类吸入性变应原与植物性食物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与张伟等[8]报道相似,推测可能与花粉-食物综合征有关[9]。通常认为,吸入性变应原主要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而食入变应原则主要诱发消化道、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本研究发现,347例AR患者单纯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占61.0%),有75例吸入性变应原sIgE和食入性变应原sIgE双重阳性(占13.2%),仅有11例(1.9%)单纯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同时儿童组食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较成人组明显增高,提示儿童AR患者易伴发食物过敏,而且食入性变应原常与吸入性变应原同时存在,食入性变应原与AR之间可能存在一定潜在关系。近年来提出了“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理论,即过敏进程通常以食物过敏为首发症状,逐渐发展为AR,最终导致哮喘[10]。作者推测食物过敏可能会增加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的机会或加快AR的进程。Barnes[11]提出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特异性体质与变应原长期低剂量暴露累积的结果,其发生需要适当的变应原暴露以及特异性IgE抗体的累积。儿童期被某种变应原反复诱发致敏后,在成年期容易患上更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2]。因此,作者建议对于成人AR患者,可先检测吸入性变应原sIgE,如结果阴性再行食入性变应原sIgE检测;而对于儿童AR患者,应同时检测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sIgE,如吸入性变应原阴性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应尽早避免进食已明确的食物变应原,减少变应原暴露剂量和暴露次数。同时应定期复查变应原以寻找有无致敏的吸入性变应原,并及早实施特异性免疫脱敏治疗,从而避免成人期AR病情加重或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等更严重疾病。因此食入性变应原检测不仅有助于临床食物过敏症的病因诊断,在预测过敏进程和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瑞琦,张宏誉.20万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6(1):18-23.
[2]丁俊杰,张建华,许芳,等.上海地区8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4):164-165.
[3]丁海明,陈曲波,潘婉仪,等.广州地区吸入变应原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原谱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4):2157-2159.
[4]李斯斯,余咏梅,阮标,等.云南地区189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5):246-249.
[5]杨酉,赵岩,王成硕,等.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1):914-919.
[6]侯穗波,梁桂珍,高国凤,等.深圳特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4):304-306.
[7]徐静华,张广毓,钟天鹰,等.儿童过敏性鼻炎过敏原检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18(9):1442-1444.
[8]张伟,赵岩,王成硕,等.过敏性鼻炎患者伴发食物过敏原致敏状态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8-12.
[9]ZuidmeerL,GoldhahnK,RonaRJ,etal.Theprevalenceofplantfoodallergies[J].JAllergyClinImmunol,2008,121(5):1210-1218.
[10]SpergelJM,PallerAS.Atopicdermatitisandtheatopic-march[J].JAllergyClinImmnol,2003,112Suppl6:S118-127.
[11]BarnesKC.Evidenceforcommongeneticelementsinallergicdis-ease[J].JAllergyClinImmnol,2000,106Suppl5:S192-200.
[12]ErikssonJ,BjergA,LotvallJ,etal.Rhinitisphenotypescorrelatewithdifferentsymptompresentationandriskfactorpatternsofasthma[J].RespirMed,2011,105(11):1611-1621.
(收稿日期:201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