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不同疗法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911次
对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5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64耳),就其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关系等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8例(64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 1997年颁布的诊断标准[1] 。男35例(40耳),女23例(24耳);左耳25例,右耳33例;年龄13~65岁,平均48岁,以35~55岁居多。 20例患者(34.5%)伴有耳鸣,16例患者(27.6%)伴眩晕。发病后 9 d内(包括9 d)就诊20耳,超过9 d就诊38耳。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 d。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18例(23耳);第二组 19组(20耳);第三组21组(21耳)。三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第一组用扩血管药物(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应用三磷酸腺苷和维生素类等等神经营养类药物。第三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以上所有治疗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 1~5个疗程。
1.3 疗效评判指标:痊愈: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总有效率=(治愈耳数+ 显效耳数+有效耳数)/该组总耳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Ⅰ组、 Ⅱ组和Ⅲ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三组患者就诊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详见表2。
3 讨论
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公认的是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源性及免疫介导的内耳疾病等,并无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2] 。中医认为耳聋与肾虚和血虚有关,耳为肾窍,肾藏精主髓,肾以精髓滋养耳窍,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肾气亏损则耳鸣耳聋。临床上治疗用补肾药和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例如:益肾聪耳汤,龙胆泻肝汤,二陈汤,丹参汤,川芎,当归。方子如[3] :风热侵袭型:治宜疏风清热,散邪利窍。方用蔓荆子散加减,药用:蔓荆子、荆芥、薄荷、双花、桑白皮、菊花、桔梗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治宜清肝泻火,平肝潜阳,解郁利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枳壳、木通、车前子等;痰火郁结型:治以清火化痰,和胃降逆。方用二陈汤加味,药用:陈皮、半夏、杏仁、瓜蒌仁、胆南星、黄连等;脾气不足型: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利窍。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药用:升麻、柴胡、葛根、黄芪等;肾精亏损型:治宜补肾益精,方用耳聋佐磁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萸、山药、泽泻、丹皮、云苓、五味子、磁石等。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均衡饮食,少烟、酒、咖啡。不同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差异不明显,临床应以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液和高压氧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相互辅佐,共同治疗。就诊时间与疗效关系密切,以9 d内就诊的有效率最高,达到82.61%,高于9~20 d (73.33%),21~31(57.14%),>31 d的总有效率最低,只有 25.00%。临床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应当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1):72.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J].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24(3):569.
[3] 张 明,胡羽舟.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4,5(24):407.
[收稿日期:2013-03-25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