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通气抢救68例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09 浏览次数:616次
作者:古丽卡德尔, 李毅敏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上为了避免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发生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常采用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可收到满意效果。本文对1998年1月~2000年3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男性47例,女性21例,年龄9~80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心病35例,肺癌切除术后1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4例,脑血管意外3例,胸腺切除术2例,气管癌2例,心肺复苏、皮肌炎、肺结核、胆囊感染伴中毒性休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癌术后、肺癌、肺泡蛋白沉着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各1例,经短时保守治疗无效,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
1.2方法全部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仰卧位,肩部略垫高,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口咽部部分表面麻醉,外涂石蜡油润滑其插入部,将气管导管套在插入部外,经鼻将镜体连同气管导管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由吸引器口插入,经鼻气管前部进入会厌部,送入声门前,套在镜体上的气管导管向里插入,直至进入气管,导管前端在隆突上2~3 cm后退出气管镜,插入深度距鼻孔25~29 cm,导管气囊注入4~8 ml,接呼吸机通气,并检查两肺是否闻及呼吸音。机械通气时给予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撤离呼吸肌,观察1~2 d后即可拔出导管。
2结果
本组68例中,2例自动出院,1例拔管2 d后因大量进食窒息,经抢救后行气管切开,5例因气管意外拔除或脱落再次插管,1例并发双侧化脓性鼻窦炎行气管切开,3例鼻出血。
3讨论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是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首要步骤,经口插管操作方便,但在患者清醒或有解剖畸形情况下,有时可能失败,盲目经鼻插管不能保证每次成功,反复试插中可能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或喉痉挛,以往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方法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对患者创伤大,合并症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优点:(1)适用范围大,成功率高,对于清醒或经口插管困难者,因气管镜可以直视声门,可直接注入表面麻醉剂,本组经鼻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均一次成功,以往曾作过气管切开抢救存活,再次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困难,或因甲状腺疾病、脊柱后凸畸形及其他气管切开受限的患者,也可采取此方法。(2)住院时间短,因采用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短,患者一般能耐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3)并发症少,护理方便。68例中有3例鼻出血,1例并发化脓性鼻窦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1)因需准备器材,抢救时不如经口插管快捷方便。(2)管腔长,吸痰不如气管切开充分,有时可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阻塞。(3)因插管时间长,鼻咽部功能障碍,本组1例拔管后2 d因大量进食窒息,1例并发化脓性鼻窦炎。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不仅可以准确、有效建立人工气道,同时在呼吸衰竭时可吸除支气管远端分泌物、留取标本,有助于抢救患者。
参考文献:
[1]裴文军, 王天立, 杨泽刚.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3):424426.
[2]杨晓芬.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2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3):554.
(独山子石化总厂职工医院呼吸科, 新疆独山子833600;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