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喉环上部分切除术
发表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胡晓春,Fanzia 作者单位: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也门共和国赛永医院耳鼻咽喉科(Fanzia)
【摘要】 目的 提高中晚期喉癌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呛咳程度。 方法 20例中晚期喉癌采用次全喉切除术,保留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用带蒂甲状软骨或肌膜于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缝合重建声带,并将切除的杓状软骨处加高形成再建杓区即环舌固定。 结果 20例术后吞咽均无呛咳,发音良好19例,拔管率100%。 结论 改良式喉环上部分切除术能提高中晚期喉癌的生存质量,能防止误吸,提高了发音质量。
【关键词】 喉肿瘤;喉切除术;吞咽
2006年1~10月在也门共和国赛永医院援外医疗期间,对20例中晚期喉癌患者施行了改良式喉环上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首先在局麻术下行低位气管切开并导入麻醉插管,全身麻醉。取颈部“U”型切口以充分显露视野,常规颈部区域清扫。分离颈前带状肌,根据病变范围,肿瘤累及全会厌、双侧室带、一侧杓会厌襞,对侧声带前1/2、前联合,保留健侧肌膜,并将软骨膜或肌膜的蒂部保留于健侧甲状软骨外上角处。声门型喉癌切除原发侧声带及对侧前2/3声带、甲状软骨的前1/3,保留室带、喉室、会厌前间隙、会厌。注意保护健侧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
切除原发侧杓状软骨成形:取一块舌骨放置于切除的杓状软骨处,用黏膜包裹缝合固定高出健侧1~2 mm。吻合喉部咽腔:由环状软骨下缘与舌骨上缘或舌根处穿入出4根7号丝线,分别缝合健侧声带残端和加高的杓状软骨,将带蒂软骨膜固定于环状软骨5点及7点处。
2 结果
吞咽功能:术后常规鼻饲,置胃管时间5~14天,平均8.5天,进食无呛咳。发音效果:20例仅有T4 1例发音差,余发音良好。呼吸功能:拔管时间10~80天,平均45天,拔管率100%。20例患者术后随访至今均存活。
3 讨论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经过近50年的临床应用及改进,证明该术式既能有效地切除肿瘤又能保留喉的生理功能[1,2];而本组术式的改进,又在提高中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发音功能及拔管率方面迈进了一步。尽管本组病例较少,但由于手术适应证广泛、操作简单及效果也较为理想,所以值得推广。
术式要点:保护好健侧喉返神经尤为重要,同时也要保护好喉上神经;新形成的杓状软骨高度稍高于健侧杓状软骨,新建“声带”内侧要光滑整齐,缝合固定要均匀无张力;“U”型切口有利于显露术野及淋巴清扫;由于冷冻切片有误差,本术式是常规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由于本术式是建立在保留环状软骨和至少一侧杓状软骨的基础上,所以该术式存在一定的禁忌证:①声门下区受累超过1.0 cm或环状软骨受累者;②杓状软骨固定,疑有后部喉内肌、环杓关节受累者;③声门上型和跨声门型喉癌侵犯咽侧壁(梨状窝)、环后区和杓间区黏膜者,或舌根广泛受累,有碍环状软骨与其吻合。
本术式的优点在于采用带蒂软骨黏膜或肌膜与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5点或7点之间缝合,减少气管入口处表面积,另外重新形成的“杓状软骨”构成的杓区屏障作用,使误吸减少到最低程度。总之,该术式在肿瘤组织切除比较理想的同时,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永,韩德宽,李志光,等.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及其疗效.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181-184.
[2] 于锋,董玉礼,韩跃峰,等.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