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11 浏览次数:419次
作者:杨丽萍 许振东 王春云 作者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 目的:观察伯克钠鼻腔喷入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对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伯克钠鼻腔喷入给药。结果:显效20例(66.7%),有效7例(23.3%),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结论:伯克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伯克纳;治疗效果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鼻科常见病,且发病率日趋增高,目前治疗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众所周知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为此,我们自2004年8月起应用中美史克公司生产的伯克纳(二丙酸倍氯米松水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对其中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56岁,病程1~8年。以中华耳鼻喉科学会海口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30例病史中均有阵发性喷嚏、流清涕伴鼻塞、鼻痒等症状;检查见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30例中8例有季节性加重,1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病程分布≤1年3例,≤3年7例,≤5年12例,≤8年8例。
1.2 治疗方法伯克纳鼻腔喷入给药,一次每鼻孔2揿(100μg),每日2次,4周为一疗程。每位病人发给病情日记卡,记录用药时间、喷鼻次数、症状改善情况和有无不良反应等,每周复查一次,询问症状变化,疗程结束后进行复诊和随访,并收回病情日记卡。
1.3 疗效评定按海口会议标准统计疗效。根据用药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进行评分计算,疗效变量如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鼻指数在治疗1、2、3、4周的评分和总的评分经统计学处理见表1。表1 鼻部症状评分的基础值变化
2 结果
30例中显效20例(66.7%),有效7例(23.3%),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
30例患者初次接触伯克钠喷鼻剂时,无1人发生打喷嚏、流鼻涕等激发症状,整个用药过程中也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效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以Th2细胞因子优势分泌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包括速发相和迟发相,前者以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稀和慢反应炎症为主,通过血管通道性的增加导致液体平衡失调;后者以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毒性蛋白为主,通过引起黏膜损伤,导致体液平衡失调[1]。研究还发现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特征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依靠其脱颗粒,人类的嗜酸性粒细胞浆内约有200个折光性颗粒,这些颗粒主要包括ECP,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由于变应性炎症中有很多细胞因子参与,且相应有高水平的表达,所以在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位点寻找特异性的候选基因也是一个途径,研究发现有些转录因子参与变态反应的过程,如核因子NF—κB在免疫刺激物等因素作用可激活而调节许多与免疫功能和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3]。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阳性部位主要位于黏膜下腺体与上皮层,说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腺体细胞与上皮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此结果与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增多可能存在相关性[4]。伯克纳(二丙酸倍氯米松)为鼻用皮类固醇,其分子结构为脂溶性可穿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与其中的糖皮质受体(GR)结合,成为鼻用皮质类固醇-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糖皮质类固醇反应元件(GRE)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基因转录影响基因转录,与NF-κB等因子结合影响基因转录;降低mRNA的稳定性,抑制蛋白质合成,此外,伯克纳对参与炎性反应的多种细胞的功能,可产生直接作用,可有效地减少鼻黏膜中抗原呈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数量,从而下调炎性反应水平。由于伯克纳的作用机理与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相对应,故用于临床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Broide DH . Molecut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allergic disease [J]. J Allergy Clin Inlmunol,2001,108(1):S65-S71.
[2]洪苏玲,柳青,黄江菊,等.变应性鼻炎鼻腔灌洗液和血清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自和E-选择素的检测[J].中华耳鼻咽科杂志,2003,38(2):93-94.
[3]余少卿.变应性鼻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27(2):71-75.
[4]索利敏,赵长青,安云芳,等.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Bcl-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