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26 浏览次数:939次
支气管内膜结核为结核病的一种,通常可见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部位[1]。由于临床表现不太典型等情况比较多,加上其他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就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容易发生误诊。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4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男18例,女28例,年龄17~63 岁,病程2个月~3年。咳嗽、发热、胸闷气短等为其主要的首发症状。其中咳嗽35例(76%),喘息26例(57%),反复并有少量咯血21例(46%),呼吸困难15例(33%),低热13例(28%),胸闷8例(17%)。
1.2 辅助检查:本组46例均以摄X线胸片或胸CT片为手段进行检查,有18例(39%)出现肺部渗出性改变的显示;有12例(26%)出现肺不张,6例(13%)有空洞性改变,21例(4%)显示肺占位,1例(2%)显示支气管扩张,7例(15%)未显示肺部有异常。当入院前做过痰抗酸杆菌检查的患者为32例,13例(40%)呈阳性,在入院后反复6次以上检查患者痰菌阴性的痰抗酸杆菌,有16例(34%)存在抗酸杆菌。对于未查出抗酸杆菌的20例患者,通过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及其他的有关检查之后,全部有阳性呈现出来。有26例(57%)的主要改变是在镜下有黄白色乳头状隆起的支气管黏膜特征,存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黏膜水肿等症状的患者有10例(24%),出现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比较明显的有9例(20%),出现血色干酪样坏死的为11 例(24%)。确诊以病理检查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结果为准。
1.3 治疗方法:对于本组46例患者,首先开始治疗12~18个月的全身抗结核药物,在采取3个月化疗措施,由此出现了在其中有病例的绝大部分的培养痰菌有转阴显示。应采取认真分析患者实际情况,雾化药物吸入进行辅助,并采取积极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把抗结核药物做局部滴入等一系列手段,也与钳夹清除坏事物等一些治疗方法相结合。对于因明显的气道狭窄而导致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症状,可以手术法进行治疗。
2 结果
采取规律抗结核治疗过程,先完成了3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强化治疗,后采取6~9个月的巩固治疗措施, 最后是把抗结核药物等采取雾化吸入和气管内滴入等措施,做进一步的配合,有42 例(91%)的疗效为满意,有4例(9%)患者行肺叶摘除手术,有2例(4%)虽然经过上述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出现死亡的结果,是因合并其他疾病的原因。
3 讨论
作为肺结核一种并发症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特别重要,通常看,不存早期病灶出现在肺部,也就容易不做深入检查,出现误诊漏诊就很自然[2]。本组患者所出现的结核症状和活动性结核病灶都不太明显,也都有着咳嗽和咯血现象,导致误诊也就很难避免,甚至看成支气管阻塞症。所以可以告诉患者一些关于痰标本按标准留好的嘱咐,做至少6次以上的痰涂片促进阳性率的提高。误诊的关键就在于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及时,只要在临床被怀疑为本病,且痰检阴性的患者,就应当把此项检查作为常规项目。凡是有咳嗽、气促、胸痛、血痰等症状出现且原因不明的患者,尤其是出现有的患者产生的症状很相似于支气管阻塞、肺癌等情况,建议做这些项目检查:①X线、CT这些胸常规项目必须检查,对于肺部阴影与气管也要对其变化做定期观察。 ②在临床上,痰涂片反复与抗酸杆菌培养,只有不高的阳性率得到显示,而当经历了纤维支气管镜进行一系列刷检等措施之后,阳性率的提高很明显,也提高了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诊断率。③看PPD试验的显著特点,就是快速和简便等,对于该病有怀疑,可采取这一试验方法。④在那些有着胸部正常、痰菌呈阴性和改变典型结核并且在组织学未曾见到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身上,最能体现TB-PCR检测技术诊断的主要优势。⑤ 充分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优势发挥好,就能够很及时地检查出管腔内病变及狭窄问题,目前都倾向于以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来进行做检验。特别体现在诊断和治疗痰结核菌阴性病例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方面,其重要性突出。可作为常规肺科检查项目来对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和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不仅能及时,而且也比较正确。综上所述,首先做好结核的全身化疗对支气管结核病的治疗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上可再局部病变等的治疗,不仅超声雾化而且纤维支气管镜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此外,其他一些措施,如抗结核药的灌注、支气管架的置入等,从而达到提高该病有效治愈率的理想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王怡冰.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50.
[2] 邱 军,佟乌兰.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20例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