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811次
单独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连续硬外麻醉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结合了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外麻醉的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2011年~2012对120例妇科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施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术78例,卵巢嚢肿切除术42例。ASAⅠ~Ⅱ级,体重45~80 kg,年龄25~65岁,无椎管内麻醉禁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于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托纳0.1 g,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和接心电监护。CSEA组采用驼人牌腰-硬联合麻醉包,选L2、3间隙行硬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针,回抽见脑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0~1.8 ml,退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针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固定好以备术中需要用,转平卧位。EA组采用驼人牌硬膜外穿刺包,选L2、3间隙行硬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4 cm,试验量用0.894%罗哌卡因5 ml,无脊麻现象后追加上液8~10 ml维持麻醉。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显效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麻醉效果评定:优:不需要任何辅助药物,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无牵拉反应;一般:需辅以镇静或镇痛药后,镇痛效果好,肌松不完善,有牵拉反应,但能完成手术;差:有麻醉平面,镇痛效果一般,肌松差,需改麻醉方式才能完成手术。记录麻醉前后HR、R、Bp、SpO2变化及麻醉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CSEA组2~4 min,EA组10~1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麻醉药用量:CSEA组0.75%布比卡因1.0~1.8 ml,如手术时间长,则在硬膜外追加0.894%罗哌卡因5ml即可完成手术。EA组0.894%罗哌卡因13~15 ml,如手术时间长则需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CSEA组镇痛完全,肌松好,麻醉效果满意率高;EA组有15例需辅以镇静或镇痛药才能完成手术,有1例麻醉阻滞不全改全身麻醉,麻醉满意率不如CSE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麻醉后两组HR、R、SpO2无明显变化,但Bp均较麻醉前降低,CSEA组Bp下降出现在麻醉后5~10 min,EA组血压下降出现在10~15 min,两组下降幅度均未超过基础值20%,经加快输液或静脉滴注麻黄素后均能很快恢复正常。术中两组均未出现低血压、低血氧及呼吸抑制,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
3讨论
硬膜外麻醉,起效较慢,麻醉效果也不如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所需的局部麻醉药剂量明显超过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具有阻滞迅速、可靠的特点,但不能连续给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脊神经,缩短诱导时间,麻醉起效快,效果明显,肌松效果满意[2],局部麻醉药用量少。CSEA结合了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外麻的优点,已成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3]。椎管内阻滞都会导致不同程度血压下降,通过加快输液或静脉滴注麻黄素后很快恢复正常。CSEA起效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也可通过硬膜外置管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4]。腰-硬联合麻醉时,其上平面可达T6~T7,能使骶神经阻滞完全,内脏牵拉反应得到有效控制[5],因此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补足液体后再施行麻醉,能有效预防低血压发生,严密监测生命征,发现血压下降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岳云,吴新民,罗爱民 主译: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3.
[2]任海雪.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6):1197.
[3]丁生权.氯普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8):772.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7.
[5]楚永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