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复合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 中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05 浏览次数:640次
作者:沈建新 作者单位:313018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对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三种静脉麻醉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探讨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9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ASA I级,年龄19~35岁,体重41~70kg,妊娠6~9周,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透均无异常,无肝、肾及内分泌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禁饮6~8h。随机分成3组,丙泊酚组(P)30例,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30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30例,3组病例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 2麻醉方法
所有病例均不用术前药,3组均静注丙泊酚诱导量2mg/kg,速度40mg/10s。K组诱导前静注氯胺酮0.5mg/kg,F组诱导前静注芬太尼0.005mg/kg,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肢动情况追加丙泊酚0.5mg/(kg•次),术中常规面罩给氧,出现呼吸抑制,SPO2<90%时,托起下颌加压辅助呼吸。
1. 3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及手术开始1min(T3)、5min(T4)、10min(T5)的BP、HR、SPO2,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患者入睡时间(从注药到睫毛反射消失),苏醒时间(从停药到呼之睁眼),肢体活动发生率、呼吸抑制率(SPO2<90%),BP、HR下降以及丙泊酚总用药量。术后24h随访满意率。3组注药前后HR、MAP、SPO2变化3组麻醉情况及丙泊酚总量比较
1. 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e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 1镇痛、镇静3组患者入睡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用量K组明显小于P组及F组(P<0.05),K组术中肢动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及F组(P<0.05)。
2.2 呼吸循环P组及F组诱导后HR、MAP、SPO2显著降低(P<0.05),K组无明显变化。
3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较短,但由于其操作仍需要完好的镇静镇痛,术后又要求尽早恢复清醒,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作用起效快,苏醒快的麻醉方法。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起效快,清除半衰期短,苏醒迅速而完全,麻醉深度易于调节,特别适合短小手术的应用。
丙泊酚对循环、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动脉压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同时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使呼吸减慢,潮气量减少,偶尔可见呼吸暂停。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轻微,要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通常需要增加剂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使清醒时间延长、发生呼吸抑制的机率增加,使麻醉的安全性降低。本研究显示P组患者静注丙泊酚后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心率下降,呼吸抑制,7例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90%,因此多采用复合麻醉以弥补其不足。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深度镇痛,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轻的静脉全麻药[1],文献报道0.5mg/kg氯胺酮镇痛效能相当于一个MAC的NO或安氟醚[2],但由于在较大剂量时出现的精神反应和术后清醒延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资料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显示减少丙泊酚用量及术中肢动发生率,说明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K组BP、HR、SpO2、MAP无显著变化,可能与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作用和直接舒张支气管功能恰能抵消丙泊酚对循环呼吸的抑制有关[3]。术后24h随访均无术中记忆,未诉术中疼痛,术后无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谵妄等副作用发生,提示小剂量氯胺酮对术后患者恢复影响也较小。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8.
2 米卫东,靳冰.阈下氯胺酮镇痛作用强度测定.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573~574.
3 米卫东,李旭东.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