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恩丹西酮预防椎管内吗啡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27  浏览次数:650次

   梁金兰  作者单位:524000 广东,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硬膜外注射预防椎管内吗啡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0例ASA 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经腹部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吗啡2 mg+生理盐水5 ml,恩丹西酮组:吗啡2 mg+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5 ml。分别记录术后2、4、12、24 h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呼吸(R)、氧分压(SpO2)的变化。结果 恩丹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恩丹西酮4 mg硬膜外注射在不改变镇痛效果,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无其他副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预防椎管内吗啡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恩丹西酮;预防;吗啡;皮肤瘙痒

  硬膜外腔内注入吗啡镇痛在临床使用广泛,且镇痛效果较为确切。但在止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阿片类药物固有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延迟性呼吸抑制等。如何在提高阿片类药物镇痛效应的同时,减少其副作用是麻醉科医师关注的课题。据报道,恩丹西酮可治疗椎管内注射吗啡引起的皮肤瘙痒[1]。本文对比观察恩丹西酮预防椎管内吗啡镇痛引起的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ASA Ⅰ~Ⅱ级经腹部手术妇科患者。年龄20~75岁,体重45~85 kg。

  1.2 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恩丹西酮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关腹时硬膜外腔内注射吗啡2 mg+生理盐水5 ml及吗啡2 mg+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5 ml,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镇痛效果按视觉模拟标准法评分(VAS,最痛10分,无痛0分)。皮肤瘙痒以患者口述有无评定。观察时段为术后2、4、12、24 h。并同时记录BP、HR、R、SpO2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结果用Stata软件处理,行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24 h内镇痛及BP、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R及SpO2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生呼吸抑制。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两组有明显差异,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瘙痒并发症的比较

  注:χ2=3.9452,P<0.05

  恩丹西酮组皮肤瘙痒的发病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恩丹西酮组及对照组瘙痒部位:面部(2例、2例),面部及前胸(5例、3例),面部及前胸延至四肢(1例、10例)。

  3 讨论

  椎管内吗啡镇痛引起瘙痒虽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危险,但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本研究观察瘙痒的出现在用吗啡后2~4 h。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吗啡直接激动了脊髓背角所致[1]。脊髓脊角浅层和三叉神经脊束核5-羟色胺3(5-HT3)受体密集[2],异丙酚对瘙痒的治疗是因为对脊髓背角的强烈抑制,它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5-HT3,诱导5-HT3受体特异性的胍基碳的内流束实现的[1],这些研究提示5-HT3受体与椎管内吗啡引起的瘙痒有关[3],而恩丹西酮为高选择5-HT3受体阻滞剂,故可有效对抗椎管内吗啡引起的瘙痒。

  近几年随着脊髓胶质区阿片受体的发现,小剂量椎管内给药即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如果排除阿片类药物在中枢的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在疼痛治疗的方面相当有益。因椎管内吗啡镇痛引起瘙痒率较高,已成为吗啡使用受限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硬膜外腔注射4 mg恩丹西酮在不改变术后镇痛,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无其他副作用的情况下,在控制恶心、呕吐的同时明显降低瘙痒的发生率和减轻瘙痒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Borgeat A,Stimemann HR.Ondansetron is effective to treat spinal or eqidural morphine-induced pruritus.Aneasthesiology,1999,90(2):432-436.

  2 余守章,索琨,刘继云,等.静脉或硬膜外吗啡药效学和血药浓度的变化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杂志,1999,15(5):263-265.

  3 杨玉欣,李顺之,庄秀琴.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常规用于临床的体会.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5):3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