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视术中麻醉安全问题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655次
作者:黄娅玲,王旭升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胶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麻醉;术中安全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为了强化麻醉安全意识,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谈谈重视麻醉安全问题的几点体会。
1 完善准备工作
只有麻醉前准备充分,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到争分夺秒,如麻醉前将麻黄碱和阿托品准备好。任何麻醉前均需先开放静脉,都必须有麻醉机和适当的监护设备以及一定的抢救药品,对麻醉手术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所预测和准备。
2 严格查对制度
实施麻醉前一定要按规定认真检查电源、气源、麻醉机、监护仪,必须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麻醉,术中用药要严格查对,物品(包括血袋、药瓶、针筒等)要保留到患者手术结束后再处理。
3 加强监测力度
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监测设备,对于一些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往往只使用其中的无创血压和SpO2,而将心电监测闲置不用,那是对资源的浪费。重危病人及长时间手术病人一定要导尿监测尿量。
4 加强呼吸管理
任何手术的麻醉,呼吸的管理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也是最容易造成医疗差错的环节。对呼吸机的气源、流量、钠石灰、报警系统、活瓣、 限压设定等做一全面的检查,气管插管后应即刻将整个麻醉呼吸机再系统地检查一遍。 同时重视正规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5 加强容量治疗
容量是维持血压的基本条件,也是麻醉平稳的重要保障。容量治疗应根据病人情况、手术时间及大小等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依据监测准确地判断处理。例如个别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胃肠手术,心功能和容量往往是一对矛盾,术中的低血压可能是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若判断错误往往使患者雪上加霜,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
6 合理掌握麻醉深度
任何手术都应掌握好麻醉深度,过浅不利于安全且会增加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在手术结束前患者不应出现呛咳、躁动,不应完全以拔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台麻醉质量的好坏。全麻手术结束前可适当提前停用肌松药,但应加大丙泊酚的用量,使病人平稳渡过拔管期同时又不过多浪费时间。
7 麻醉期间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和固定
8 充分了解
各种麻醉药物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术前一定要了解患者有无特殊疾病,如有青光眼患者术前和术中要避免使用阿托品,有哮喘患者要避免使用新斯的明。尼卡地平有延长肌松药作用时效的作用,在拔管时使用要注意有潜在呼吸抑制的风险[2]。
9 如实详细地完善麻醉记录单
10 明确岗位责任
患者在麻醉其间,麻醉者要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控麻醉深度,做到“严防死守”,只要病人实施了麻醉, 必须始终有麻醉医生守护直至送回病房。综上所述,只要重视麻醉安全问题,并归纳成条理性,就会对麻醉安全工作起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钦海, 钱燕宁,韩传宝,等.心功能不全伴严重低血容量患者麻醉处理1例.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9):510.
2 穆娅玲,李军,张宏.尼卡地平对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肌松时效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6):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