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9-27  浏览次数:762次

作者:刘力峰,郭春杰    作者单位: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临床上不常见。现报告1例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的典型RPLS患者如下。

    1  病例

   女,13岁。因“头痛2周,颜面浮肿1周,视物不清、四肢抽搐发作1 d”于2006年11月12日就诊。患者于2周前头痛,继而颜面浮肿,视物不清,四肢发作性抽搐,院外行尿常规检查示蛋白()、红细胞()。曾按“肾炎”治疗,效果不佳。查体:BP 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面部明显浮肿,双眼底视盘边界不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略差,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血清C3 0.083 g/L,抗“O”604 IU/ml;脑脊液:细胞数2×106/L,糖4.18 mmol/L,氯化物 121.6 mmol/L,蛋白160 mg/L。头颅CT:左枕叶、双顶叶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头颅MRI:双侧枕顶额叶、右颞叶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序列高信号改变。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致RPLS。经应用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症状明显好转;10 d后复查颅脑MRI恢复正常;3个月后随访完全正常。

    2  讨论

   RPLS多见于急性高血压或妊娠子疒间、严重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化疗以及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症状包括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癫疒间发作、皮质盲、视觉改变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RPLS的影像学改变具有鲜明特征性,主要累及大脑半球顶枕区,表现为以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弥漫性对称性大片脑水肿,小脑、额颞叶白质以及基底节均可受累。本例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头痛、视物不清伴抽搐发作;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及蛋白;头颅CT/MRI均表现枕叶、双顶叶以及额叶的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符合RPLS诊断。

    本病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大脑半球后部由后循环供血,相对于前循环而言缺少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在血压骤升时维持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因此后部白质更容易出现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血管源性脑水肿。临床上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随着血压的控制而较快消失,也提示本病的病变性质为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RPLS预后较好,绝大多数患者在控制原发病、脱水降颅压后神经系统症状能够完全恢复。本例经上述综合治疗临床症状好转,10 d后复查颅脑MRI恢复正常,3个月后随访完全康复。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