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高乌甲素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术后自控皮下镇痛20例

发表时间:2010-08-24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袁美芳,陈杰,沈品娴,沙江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海门226100

  【关键词】 腹部手术;高乌甲素;自控皮下镇痛

  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镇痛方法,阿片类镇痛药为目前PCSA的常用药物,但其用于老年患者PCSA时易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高乌甲素为国内首创的非成瘾性镇痛药,临床已用于癌痛、炎性痛及术后疼痛的治疗[1~3],本研究以芬太尼为对比,评价高乌甲素用于老年患者腹部PCSA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乌甲素组:男14例,女6例,年龄70.3±5.2岁,体重60.8±8.5kg;芬太尼组:男13例,女7例,年龄71.7±4.8岁,体重62.8±7.6kg,所有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无内分泌及严重肝肾疾患。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均选择T8~9。1.5%利多卡因4~5ml试验剂量起效后,再给予1.5%利多卡因6~8ml,术中以0.5%布比卡因4~6ml/h间断给药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用6 1/2号头皮针在一侧胸壁行皮下穿剌,接镇痛泵并妥善固定行PCSA。高乌甲素组泵中为高乌甲素0.45~0.50mg/kg+氟哌利多0.05mg/kg+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至100ml;芬太尼组泵中为芬太尼8~10μg/kg+氟哌利多0.05mg/kg+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PCSA泵的设置为:2ml/h持续输注,PCA剂量为2ml/次,间隔时间为30min。

  1.3 观察指标 (1)循环及呼吸:观察镇痛期间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2)镇痛效果:术后6、12、24和36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P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评分标准: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的剧痛为10分;(3)并发症: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欣快感及戒断症状等副作用。因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所以未能观察尿潴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HR、R、SPO2及VAPS评分见表1。芬太尼组术后HR慢于高乌甲素组同时点值,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术后24h及36h的R和SPO2明显低于高乌甲素组(P<0.05)。两组VAP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欣快感及戒断症状。

  3 讨论

  高乌甲素,又名拉巴乌头碱,系从毛莨科高乌头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和抗炎等作用,且无成瘾性和积蓄作用[3]。它主要通过阻滞电压依从性的钠离子通道,抑制神经传导及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使突触间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从而抑制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发挥镇痛效应。其镇痛作用比吲哚美辛强,与哌替啶相当,比吗啡弱,起效时间稍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本研究高乌甲素组术后VAPS评分与芬太尼组无明显差异,说明高乌甲素镇痛效果确切。

  由于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减退及储备功能降低,因此其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在于保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虽然芬太尼镇痛起效快、作用强,为目前PCSA常用药物。但本研究中芬太尼组采用其复合液行PCSA,镇痛期间呼吸、SPO2明显降低,提示本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有明显的呼吸抑制,此为阿片类药物对中枢抑制作用所致。因此,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SA,安全性无保障,并非最佳选择。而高乌甲素组术后呼吸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且SPO2明显较芬太尼组同时点值高,提示高乌甲素对呼吸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 政.癌症疼痛的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5):290-291.

  [2] 刘铭佩.高乌甲素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3):244-245.

  [3] 卢胜海,王赛娇.高乌甲素与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8):497-49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