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436次
作者:黎忠舟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医院麻醉科,广东省深圳 518108
【摘要】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在坐骨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通过1Hz、0.5mA/0.1ms的电流强度,可获知穿刺定位情况,从而达到坐骨神经阻滞的目的。结果: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128例患者中,均对1Hz、0.5mA/0.1ms的电刺激产生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术后随防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 周围神经刺激器;绝缘穿刺针;坐骨神经
传统的坐骨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式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坐骨神经常因定位不准确而出现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1998-2006年,作者采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对128例患者行坐骨神经定位穿刺,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选1998-2006年因腘窝囊肿、髌骨骨折、大腿外侧肌腱断裂、大小腿外侧脂肪及纤维瘤、足背瘤等需手术患者,男80例,女48例,年龄15~60岁,ASA(身体状况指数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法)评分:Ⅰ~Ⅱ级,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患。病例手术种类:腘窝囊肿40例,髌骨切开内因定术20例,大腿外侧肌腱断裂10例,大小腿外侧脂肪及纤维瘤50例,足背瘤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不超过2h。周围神经刺激器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 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
1.2 方法
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术前30min分别皮下或肌肉注射。麻醉方法: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取侧卧位,患侧向上,髋和膝关节弯曲,使覆盖坐骨神经的肌肉拉紧,从而易于定位。在臀部股骨大转子与髂后上嵴做一连线,从连线的中点做一垂直线,并向骶侧方向延伸5cm,在大转子和骶裂孔间划另一条线,与垂直线相交点,为神经刺激器的定位点[1]。周围神经刺激器的主要参数如下:刺激强度(以电流强度表示)0.5mA/0.1ms,刺激频率1Hz,该装置的正极与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相连固定在患者的胸壁上,负极与-20G绝缘金属针(仅针尖处裸露)相连。常规皮肤消毒,局部麻醉,选择100mm穿刺针,使药液充满穿刺针管腔,在穿刺点垂直进针,当针尖接近神经干时,可引起该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节律性收缩,特别小腿外侧肌肉收缩最明显并产生相应的运动。回抽无血,先注入局麻药1.33%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5mL(2%利多卡因2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再加电刺激,小腿外侧肌收缩消失,表示位置正确,反复回抽无血,再继续缓慢注入上述混合局麻药液20mL。患者平卧后,可诉腿部有发热、发胀感,同时出现麻醉平面。麻醉平面为腰4~骶神经。并连续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按《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神经阻滞评级标准,Ⅰ级:阻滞范围完善,患者无痛、安静;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患者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患者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后才能完成手术。
2 结果
本组128例,坐骨神经阻滞进针深度为6.92±0.46cm,用药量1.33%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L(2%利多卡因2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麻醉效果Ⅰ级126例、Ⅱ级2例,阻滞不全的辅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完成手术,术后1周内随访未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疼痛或感觉异常等并发症。患者麻醉前、麻醉注药后10min、注药后20min以及术毕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具体见表1。表1麻醉前与麻醉后血压脉搏变化(略)
3 讨论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起源于腰4和腰5的腰骶干,加入骶神经纤维,多以单干形式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下降至腘窝上角,分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分支。坐骨神经穿刺定位有几种方法,通常是靠穿刺部位寻异感,失败率高。而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在上述部位穿刺,无需寻患者异感如触电、发胀、发麻等,因为该装置按一定的频率及脉宽发放电流,当针尖接近坐骨神经干时,周围神经刺激器产生单个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诱发该神经的运动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帮助正确定位,并通过与周围神经刺激器相连的绝缘针直接注入局麻药,达到神经阻滞完善的目的[2]。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比异感法能快速找到坐骨神经,缩短了麻醉时间,加上该仪器的穿刺针比较细,不必触及神经根就可引起运动反应,减少坐骨神经损伤的机会。对于腘窝囊肿、髌骨切开内固定等上述手术,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比较有下列优点:(1)血压稳定,不影响患者的心率和呼吸,而椎管内麻醉后,由于阻滞了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和心交感神经,引起阻力血管、容量血管扩张,同时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副交感神经亢进、心率下降,所以易出现血压下降;(2)适用于术前进食的患者,杜绝了因椎管内麻醉后出现的呕吐、误吸的危险;(3)坐骨神经阻滞不会出现椎管内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全脊麻、呼吸抑制、硬膜外脓肿、硬外血肿等;(4)本法适用于椎管内麻醉禁用或慎用的患者、穿刺部位感染、脊柱结核或畸形、脊椎腔内肿瘤或其他病变、老年人、孕妇、高血压、心脏病、低血容量等。(5)术后患者恢复快,可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手术中甚至不用插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行坐骨神经麻醉,定位准确,提高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腿内侧及前面、足内侧部位的手术镇痛不佳,需要用神经安定合剂来强化麻醉。本法的并发症可能是局麻药中毒,虽然在本文中未出现,但还应注意预防。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是将麻药注入血管或麻药用量过大所致。本法禁用于小儿。
【参考文献】
[1]王伟鹏,李立环.临床麻醉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3.
[2]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