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16 浏览次数:455次
作者:游正荣 作者单位:402289 重庆,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 对95例结石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患者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观察SpO2、BP、HR、PETCO2、ECG和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术中患者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基本平稳,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最长15min,最短5min,平均为5min。结论 瑞芬太尼确实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消除快、镇痛作用强、无蓄积作用的理想的阿片类镇痛药物。
【关键词】 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
本院近年来采用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现将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Ⅲ级,心肺功能良好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12~78岁,均无高血压病史,其中男36例,女64例,体重32~78kg。手术时间45~90min,入室常规监测SpO2、BP、HR、PETCO2、ECG。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入手术室,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所有病例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1.3 麻醉诱导 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3mg,芬太尼0.2mg,丙泊酚30~50mg,维库溴胺6~8mg,5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DragEr Fahius Plus麻醉机),潮气量8~10ml/kg,调整呼吸频率12~15次/min。
1.4 麻醉维持 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吸入麻醉剂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瑞芬太尼1mg/瓶,以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30~50ml,用浙江大学生产的微量注射泵,维持剂量0.1~1.0μg/min。术中根据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调节,以满足手术的需要,加血压、心率轻度下降,适度减慢给药速度即可恢复。术中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2~4mg/30min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吸入七氟烷,2~3min时停止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
2 结果
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每例患者手术期间SpO2、BP、HR、PETCO2、ECG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一例出现呼吸肌强直。手术结束基本在5~15min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麻醉恢复迅速平稳[2]。
3 讨论
任何手术刺激都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的一系列症状,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便于呼吸循环管理,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采取全麻,但全麻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等刺激可引起较大的应激反应,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而且气腹时腹压增高,腹腔血管受压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的肾血流量降低,均可刺激相应感受器引起神经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加,同时高碳酸血症加重术中应激反应,尤其对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很容易致高血压脑出血及心肌耗氧增加,这也是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棘手的问题[1~5]。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选择合适镇痛强度的麻醉药物来控制深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既可以预防和减轻应激反应,降低高代谢状态,以减轻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又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以往芬太尼最为常用,具有一定的镇痛及稳定心血管作用,但反复注射或大剂量注射可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延长了术后呼吸支持和恢复室停留时间[7]。瑞芬太尼是目前已知镇痛效价最高的阿片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无蓄积作用,无术后呼吸抑制、可控性好的理想的镇痛药[6]。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抑制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具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迅速而完全的特点,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理想的全麻药,优势明显,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安全性大为提高,又不影响清醒质量,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4]。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98.
2 陈连贯,盖文琳,杜翔华,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与术中监测.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3):168.
3 余增贵,王丽冰,林水雄,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170.
4 张玉良,都大伟,岳云.6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处理.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3):167.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0-1367.
6 陈勇,梁敏,欧阳碧山,等. 瑞芬太尼引起全麻患者呼吸抑制的量效关系,2008,28(3):211.
7 樊娟,李爱军,张斌,等.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