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与氟芬合剂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0-06-02 浏览次数:515次
作者:张文东 黎荣福 作者单位:北京燕化医院麻醉科,北京 102500
【关键词】 麻醉药/联用;麻醉/硬膜外;内脏
多年以来,在连续硬膜外下行腹部手术时,作者多选用氟哌利多加芬太尼(简称氟芬合剂)来辅助抑制牵拉反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完善。恩丹西酮是一种高度选择的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有强烈的止吐作用。作者试用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来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06—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欲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其中胆囊切除术22例,胃穿孔修补术10例,阑尾切除术2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恩丹西酮芬太尼(A)组、氟芬合剂(B)组和对照(C)组,每组20例。所有病例均无心肺肝肾病史。术前患者肌注苯妥英那0.2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开通静脉,常规监测ECG、SpO2及无创血压。分别选各相应穿刺点(胆囊:T8~9;胃:T9~10;阑尾:T11~12)穿刺置管,麻醉平面满意后,A组缓慢静注恩丹西酮8mg和芬太尼0.1mg;B组静注氟哌利多5mg和芬太尼0.1mg;对照组不用药。由于研究需要,用药后各组10min内一律不吸氧气,10min后常规持续吸氧。
1.2 观察与评分 分别观察以下指标:①各组用药后抑制牵拉反应的效果;②用药后患者SPO2的变化;③用药后患者神志的变化。
1.3 抑制牵拉反应效果的标准 ①优秀:牵拉脏器时无任何不适;②良好:轻度上腹部不适或恶心,无牵拉痛及鼓肠;③较差:较重的上腹部不适和恶心,有牵拉痛,无鼓肠;④差:严重恶心、呕吐,明显牵拉痛和鼓肠。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x±s表示,行χ2检验,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防止牵拉反应的效果:优秀率A组90%,B组50%,C组10%,A、B两组明显高于C组,A组效果好于B组,见表1。
用药后SPO2的变化:B组用药后3minSPO2开始下降,5min、10min时明显低于A、C组,而A、C组用药后SPO2无显著变化,见表2。表1 恩丹西酮芬太尼与氟芬合剂抑制腹部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 表2 用药后各组SpO2的变化注:与A、C组比较,*P<0.01,△ P<0.05
神志变化 B组有80%患者嗜睡,而A、C组所有患者均清醒。
3 讨论
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能有效防止内脏牵拉反应,理由如下:一是恩丹西酮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能阻断由5羟色胺3受体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同时也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第四脑室后支区5羟色胺释放[1],可以有效减轻牵拉时的上腹不适和抑制恶心呕吐反射,减少术中其它不良反应,不影响循环[2];二是合用芬太尼,能明显减轻牵拉痛。B组氟哌利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受体起作用,虽有较好的镇静、止吐作用,但不能有效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上腹不适和严重的恶心呕吐反射,其抑制牵拉反应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因此B组效果不及A组,与李细华等人的观察一致[3]。
氟芬合剂具有强烈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和催眠作用。本研究中氟芬合剂组在用药后SPO2显著下降,与有关报道一致[4]。恩丹西酮具有高度选择性,无椎体外系反应,无过度镇静作用[5]。A组所有患者清醒,无呼吸循环抑制,减少了上呼吸道梗阻及误吸的危险,尤其适用于急症上腹部手术的饱食患者、老年人及儿童等易发生反流和呼吸抑制的病例。
【参考文献】
1 Bunce KJ,Tyers MB.The role of 5HT in postperativenausea and vomiting[J].Br J Anaesth,1992,69(1):609
2 陈印红,徐磊.恩丹西酮预防胆囊摘除术中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1):39
3 李细华,郭素梅.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与氟芬合剂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1):4623
4 陈素明,胡风珍.辅助用药对硬膜外患者SPO2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2):84
5 Bodner M,White PF.Antiemetic efficacy of ondansetron after out patient laparoscopy[J].Anesth Analg,1991,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