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09-11-11 浏览次数:602次
椎管内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探讨作者:刘启宏 作者单位:洋县医院, 陕西 洋县 72330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椎管内不同麻醉方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84例ASAI~II级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单用硬膜外麻醉组(B组)。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辅助药用量、麻醉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麻醉时间:(30±5) min,B组(12.45±6 )min,麻醉满意度A组良为95 %,B组良为66 %。结论:A组采用联合穿刺针,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用药量少,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可根据手术所需随时给药并进行术后镇痛,实为妇产科手术较为理想之麻醉方法。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妇产科手术 麻醉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2年以来妇产科手术中ASAI~II级,既往无心、肺、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共684例,年龄16岁~60岁,体重42 kg~78kg之间。手术种类有剖宫产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宫外孕术。随机按麻醉方法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腰麻用药均为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所配重比重液,剖宫产病人腰麻用药量为1.2 ml~1.3 ml,其余病人使用全量。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5%~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首次麻醉量为13 ml~18 ml。剖宫产病人按低浓度、小剂量给药。 1.2 方法 患者常规术前用药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肌注。开放静脉输液,连续监测ECG、BP、SpO2、HR、HP等生命体征,常规面罩吸氧,设定指标评价麻醉效果。麻醉满意度评定标准: 生命体征变化; 手术开始时非药物性因素血压升高≥30 mmHg或/和脉搏增快≥30次/min,为0分;血压升高<30 mmHg或/和脉搏增快<30/min,1分; 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或血压下降<20 mmHg,脉搏减慢<20/min,2分。 病人主观感受:结合切皮前测试与手术开始感觉。 病人感受剧痛、不能忍受,0分;术中感知轻微疼痛,但能忍受或发生牵拉反应,1分; 术中安静无不适感,2分。 辅助用药 : 术中使用静脉麻醉剂或改全麻方能手术,0分;术中被动使用阿片类药及镇静剂,1分; 术中仅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使用镇痛镇静剂,2分。 肌松情况: 肌肉强直、肠外鼓,0分;肌松欠佳,1分; 肌松良好,2分。 4项综合评分:>5分为良、3分~4分为中、<3分为差。2 结果 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差异无显著,麻醉满意度A组良为95 %,B组良为66 %,与A组对照P<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麻醉满意度对比(略) 注:A组与B组相比 *P < 0.013 讨论 持续硬膜外阻滞作为妇产科手术主要的麻醉方式已有很长的历史,它通过局麻药的弥散至脊神经根附近方能发挥作用[1]。故首次用药量大,诱导时间长,一般需10 min~15 min,且由于硬膜外间隙结缔组织较多,易发生阻滞不全,麻醉效果欠佳,需辅助镇痛镇静剂或静脉麻醉剂,而剖宫产术在胎儿未取出前最好避免使用镇痛(阿片)类镇静类药物。给硬外阻滞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十余年来,腰麻联合硬外阻滞麻醉设备及技术的应用,此方法既有脊麻的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也可通过硬膜外置管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本文A组腰麻病人,平均起效时间3 min~5 min,用药量小(布比卡因5 mg~15 mg),阻滞完善、肌松良好,根据手术时间和病员情况所需通过硬外导管追加局麻药及术后使用PCEA。腰麻针的改良又减少了术后头痛的发生率。所顾虑者为确切之脊麻所致低血压和阻断交感神经会导致母体及胎儿情况变化,这也说明相对于硬膜外和全身麻醉下出生的新生儿动脉血PH值相对值低的原因[2],故保持畅通静脉输液,子宫左倾体位,面罩吸氧,同时备用麻黄碱30 mg。总之,我们认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是目前良好的妇产科手术麻醉方法,有取代单纯硬膜外麻醉之趋势。【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4. [2] 夏 云.目前产科麻醉中的热点探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