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骶管阻滞的年龄探讨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809次

作者:钱爱君小儿骶管麻醉常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易于术中管理,术后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但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骶管阻滞常难以满足腹部手术的镇痛、肌松要求,通过我院100例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骶管阻滞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50例、女50例,并按6~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1岁以后体重(kg)=年龄(岁)×2+7,身高(cm)=年龄(岁)×7+70公式计算体重身高,按此公式±20%范围内为正常标准[1]。年龄:6~12个月20例(A组),体重或身高高于正常标准2例;1~2周岁20例(B组),体重或身高均在正常标准范围;2~3周岁20例(C组),体重或身高低于正常标准2例,高于正常标准1例;3周~4周岁20例(D组),体重或身高低于正常标准3例,高于正常标准1例;4周~5周岁20例(E组),体重或身高低于正常标准2例,高于正常标准1例;各组男女比例1:1。ASAⅠ~Ⅱ级,手术类别:肠套叠10例、腹股沟斜疝50例、精索鞘膜积液34例、隐睾6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h、禁饮4h。术前用药:术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钠2~3mg /kg。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基础麻醉后,开放静脉通路,并常规面罩供氧3L/min。患儿取左侧卧位,先摸清两侧骶角,其联线的正中点即为其穿刺点,常规消毒后用10ml注射器接7号注射针头,将针干向尾侧倾斜,与皮肤成30°~45°角向前进针,感觉有阻力消失感后抽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入0.8~1.0%利多卡因0.8~1.0ml/kg(含1∶20万肾上腺素),按1 ml /s的速度注射。术中若骶管阻滞麻醉无效果时分次给予氯胺酮1~2 mg /kg静脉注射。术中输液均采用5%葡萄糖液10~15ml/(kg·h)维持。

  1.3  观察指标

  每位患儿的骶管阻滞镇痛肌松效果根据术中患儿的安静情况、面部表情、体动及术中医生对肌松效果的评定进行观察判断。术中全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及PETCO2监测。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结果均转化成百分率,采用χ2检验,P<0.05、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D组6例效果确切中3例为体重或身高低于正常标准。E组1例效果确切为体重或身高底于正常标准。表1  各组骶管阻滞镇痛效果率(略)

  3  讨论

    骶管阻滞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麻药于骶管腔以阻滞脊神经,骶管是腰部硬膜外间隙的延伸,1~3岁小儿骶管容积小约1~5 ml,弯度不明显,组织较柔韧[2],阻力较小,从骶管给药,麻药可向胸腰部硬膜外扩散。小儿硬膜外间隙由疏松无纤维小梁的脂肪填充,神经根细、髓鞘薄,这有利于局麻药的弥散,可获得镇痛肌松麻醉效果[3]。但从3周岁后开始椎管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长,硬膜外间隙基质成分改变,纤维组织增加,阻碍麻药的弥散,逐渐失去从骶管给药向胸腰部硬膜外扩散作用。 综上观察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骶管阻滞效果确切的年龄应为3周岁或以下。

    小儿骶管阻滞对患儿循环、呼吸干扰小,易于术中管理,因为小儿膈下的血容量较成人为少,末梢血管发育尚不健全,血管阻力低而稳定,血管顺应性佳,交感神经比较活跃,交感神经阻滞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少[4]。小儿骶管麻醉效果满意可减少术中氯胺酮用量,氯胺酮其内脏镇痛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地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此外,一些不良反应也明显存在,如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有中枢性兴奋心血管作用,也可使循环中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多,心排血量、心率均增加,术中呼吸循环不够平稳,术中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 因此3周岁或以下小儿骶管阻滞是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积德. 儿科学.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6.

  2 3 4 徐启明,李文硕. 临床麻醉学.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4.

  5 盛卓人. 实用临床麻醉学. 第3版.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