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辅助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970次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为常见,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及意识肢体障碍,发病原因包 括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致死率高,危及患者生命,在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 当前随着药物技术的发展,一些药物开始辅助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干预[2-3]。笔者具体探讨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辅助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来自于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入选标准:发病急骤;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伴有精神症状;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2~75岁,平均(50.25±4.12)岁;病程1~12 d,平均(3.22±1.25)d。临床表现(可合并):头痛48例,恶心呕吐44例,脑膜刺激征35例,意识障碍32例,肢体语言障碍16例,癫痫8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4~6周,然后采用手术持续引流治疗,酌情予以吸氧(30%浓度,1~2 L/min),咳嗽者予以止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肌内注射,5 mg/次,1~2次/d),便秘者予以缓泻剂(甘油栓,直肠给药,1枚/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最初24小时内按照7.5 μg/(kg·h)静脉缓慢滴注,根据症状调整剂量滴注,疗程为15 d。1.3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无复发;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改善,无复发;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有复发。两组同时在治疗前进行头颅多普勒检查,平卧位,检测参数大脑中动脉血流值(VmMAC)和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值(VICA)。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两组疗效对比(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345197.5对照组402510587.5P值<0.052.2多普勒指标对比:超声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颅内右侧VmMAC和VICA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左侧VmMAC和VIC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表2两组多普勒指标对比(x±s)组别例数左侧右侧VmMAC(cm/s)VICA(cm/s)VmMAC(cm/s)VICA(cm/s) 治疗组4070.65±8.3654.55±11.2173.52±4.1257.81±9.25对照组 4071.15±9.0054.68±12.3970.56±6.1254.55±12.33P 值>0.05>0.05<0.05<0.053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却是个人和社会的巨 大负担。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因很多,常见病因为烟雾病、颅内肿瘤、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一种多环节多途径的发病机制的病变,目前认识到的致 病因素包括氧合血红蛋白、NO、内皮的损伤、炎性反应、细胞凋亡、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细胞增殖等[4-5]。  在治疗中要尽可能清除蛛网膜下腔 的血凝块,早期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晚期手术尽管相对安全,但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的再出血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再出血而死亡,因此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手术引流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的创伤都比较少。尼莫地平是电压型门控通道的Ca2+通道阻滞剂,能透过血脑屏障,起效快,可与多种药物配伍,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6]。本组资料中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颅内右侧超声VmMAC和VICA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左侧VmMAC和VICA值对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因素所致,药物辅助手术干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4参考文献[1]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4.[2]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152.[3]解加东,黄远桂.小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2013,20(5):227.[4]杨绮帆,李铁林,钱锁开,等.亚低温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12(4):196.[5]黄青海,刘建民,许奕.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脑脊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5,22(5):249.[6]邵富国,包仕尧,楚冰,等.实验性SAH后CVS与ET、NO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1):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