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硬核性白内障
发表时间:2012-07-16 浏览次数:736次
作者:邓卫东 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洛阳
【摘要】 目的 探讨硬核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109例(138眼)。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2.17%),0.1~0.2者11眼(7.97%),0.3~0.4者17眼(12.32%),0.5~0.8者50眼(36.23%),1.0以上者57眼(41.31%)。无后囊破裂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关键词】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小切口
我院在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硬核性白内障采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9例(138眼),年龄65~82岁,平均75.3岁;男43例51眼,女66例87眼。晶状体核硬度:Ⅳ级核54眼,Ⅴ级核84眼。术前视力:眼前手动~0.02者29眼,0.04~0.08者75眼,0.1~0.2者34例。所有病例术前经角膜曲率计、眼科A/B超和视觉电生理检查。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术前3 d术眼局部滴0.05%氯霉素滴眼液,每日6次。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肌缺血以及心律不齐者均经内科治疗至病情稳定,必要时手术中给予低流量吸氧以及心电监护。术前1 h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4次。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及泪道。
1.2.2 手术步骤
全部病例均采用表面麻醉(0.4%烟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3~4次)。眼裂较小者需剪开术眼外眦角1~2 mm。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采用上方角巩膜缘直线形或反眉弓式隧道式切口,外切口≤7 mm,内切口大于外切口,用穿刺刀在3点钟角膜缘透明角膜上做一辅助切口,开罐式截囊,水分离核,粘弹剂注入核后使其游离于前房内。如发现硬核不能顺利从常规小切口托出时,可先将切口处的一小部分核压碎脱出,然后旋转90°再将硬核娩出。如果发现硬核较大时,用穿刺刀将切口左侧或双侧边挑开,使切口扩大,晶状体圈匙将核一次或分次托出,切口左侧或双侧边角缝合1针或2针。双管注吸针头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自辅助切口注入缩瞳剂。切口中央根据水密程度酌情加缝1针或不缝,复位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单眼包扎。
1.2.3 手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抗生素及抗炎药物治疗。术后第1、2天分别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术后第3天开放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8次,逐渐减量;吲哚美辛滴眼液每日4次;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酌情应用。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其中视力<0.1者3眼(2.17%),0.1~0.2者11眼(7.97%),0.3~0.4者17眼(12.32%),0.5~0.8者50眼(36.23%),1.0以上者57眼(41.31%)。
2.2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包括:①中度以上角膜水肿4眼(2.89%),给予地塞米松2 mg,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共3次,1周内恢复。②前房出血2眼(1.45%),给予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治疗,2~3 d完全吸收。③眼压一过性升高6眼(4.35%),给予降眼压治疗2~3 d,眼压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的首位致盲眼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之一[1]。但经≤6 mm小切口处理硬核性白内障,尤其是较大直径硬核性白内障时操作比较困难[2],并因此产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处理硬核时需要精细的技巧[3],如环行撕囊的难度较大和需采用改良的拦截劈核技术等,同时应用脉冲能量和眼内操作也相应增加,由此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后囊膜破裂等风险也增加了。吴伟[4]等报道120例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常见并发症有中度以上角膜水肿8例(6.67%),后囊破裂4例(3.33%)。常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处理硬核时,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硬核时,多采取眼内碎核技术,如穿刺碎核法、圈套碎核法等。眼内碎核技术对术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角膜内皮和后囊膜的损伤也是不可避免的。卢建民[5]报道眼内手法碎核78例,后囊破裂3例(3.85%)。
本组共109例(138眼)中度以上角膜水肿4眼(2.89%),无后囊破裂的发生,主要并发症均低于相关报道。本组在晶体核较大时,采用穿刺刀将切口左侧或双侧边挑开,使切口扩大,晶状体圈匙将核一次或分次托出,切口左侧或双侧边角缝合1针或2针。这种改良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综合了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处理大硬核时的简捷以及小切口手术减少术后角膜散光的优点[6],同时也避免了超声乳化术处理硬核对角膜内皮以及后囊膜的损伤[7]。可见本组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在处理硬核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设备和经验较缺乏的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 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5):501-502.
[2] 周燕,刘保松,高岩.硬核性白内障改良囊外摘除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1):64-66.
[3] 何守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58-174.
[4] 吴伟,谭少健.硬核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6):650-651.
[5] 卢建民.梯形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6):654-655.
[6] 李冀平,吴哲,孟丽,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与超声乳化效果的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5):530-531.
[7] 李铌,张力威.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发症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