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自制探针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探通术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09  浏览次数:579次

  作者:郑虔,王秀平  作者单位:255036 山东淄博,淄博市第三医院眼科

  【摘要】 目的 评价自制探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年龄1~7天的31例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患者行泪小点扩张,用自制的泪道探针经上泪小管进行泪道探通术,并按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研究。结果 28例患者治愈,探通率90.3%,其中一次探通25例,一次探通成功率达80.6%。结论 自制探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的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自制探针;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是患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几日内发生的一种少见的泪道疾病,是泪囊囊性肿胀伴随有上下方泪道系统的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快会形成急性泪囊炎,或泪囊周围蜂窝组织炎,皮肤破溃后则形成泪囊瘘,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全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一般采用手指按压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大多数效果欠佳[1]。笔者采用自制探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31例(33眼),男14例,15眼;女17例,18眼。均为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泪囊黏液囊肿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较重者,年龄从出生后1~7天,经CT证实为黏液囊肿。其中合并泪小管膜闭10例,下鼻道黏液囊肿3例。

  1.2 方法 采用五号球后注射针头,尖头磨钝、抛光,制成自制探针。所有病例均由同一名医生,在助手的配合下完成。患儿取卧位,0.5%地卡因表面麻醉,3min 1次,连续点3次。由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躯干和双手,操作者位于患儿头部,先行上泪小点扩张(有泪小点膜闭的先通开后扩张)。右手持自制探针,左手食指扒开上睑,暴露上泪小点,垂直插入泪小点1mm,然后顺上泪小管走行向鼻下侧滑入泪总管,然后垂直进入泪囊,轻推注射器注入少许生理盐水,触摸泪囊压力是否增大,如果增大则证实探针在泪囊中,回抽,如果见大量脓液或黏液抽出,囊肿随即变小或消失,然后再注入生理盐水,再回抽,冲洗2~3次,直到脓液或黏液基本消失。将探针继续垂直进入鼻泪管(如果碰到骨壁,则回退2mm略微调整进针方向再进针)。突破鼻泪管下端开口,进入下鼻道,推注少量生理盐水,这时会看到患儿有吞咽动作或鼻腔有液体流出,拔出探针。再扩张下泪小点,探针自下泪小管行泪道冲洗,如果鼻腔有液体流出或患儿有吞咽动作,则认定泪道探通成功。

  术后静点抗生素3天,术后第一天泪道冲洗,抗生素眼药水点眼7天。

  2 结果

  2.1 治愈标准 囊肿消失无泪溢及异常分泌物,压迫泪囊区无粘脓性分泌物排出,泪道冲洗通畅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2.2 治疗效果。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探通术的治愈率从表1可以看出1~2天探通成功率最高,5~7天成功率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只有1例产生假道,无泪小点裂伤病人。泪道探通未成功3例,已将泪囊内分泌物抽出,但鼻泪管未探通成功,后经泪道造影CT证实鼻泪管未发育,大部分病人有眼睑轻度水肿,主要是由于炎症及术中翻转上下眼睑压迫所致,术后1~2天消失。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黏液囊肿并不常见,多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7天左右,临床上大多采用泪囊区按摩、加压按摩、抗生素静点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较差,成功率不高,感染后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形成泪囊周围蜂窝组织炎,或皮肤破溃形成瘘管,处理棘手。笔者采取自制泪道探针,从上泪小管进针,及时行泪道探通术收到很好的效果。所有病人均采用局麻方式,刚出生的患儿反抗力量很小,只要把病人四肢、躯干包裹好,一人固定患儿头部,一人固定其四肢和躯干,手术就可顺利进行。但因患儿很小,皮肤及其组织细嫩,容易损伤,术中操作要熟练、准确、轻巧,要将泪小点略微扩张(保证能进入探针即可)。动作要轻柔,要顺上泪小管和泪总管的方向轻轻用力进入泪囊(一定不要碰到骨壁,碰到骨壁后要回退1~2mm再进针)。动作不要太僵硬可一手扶针头另一手轻轻用力。回抽不畅时,可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黏液或脓液稀释,这样容易抽取,但不可用力加压冲洗,以免脓液进入别的组织引起感染。鼻泪管探通后,生理盐水冲洗量一定要采用滴注量,不可一次大量注入液体,以免引起患儿呛咳。

  本方法主要优点:(1)自制探针粗细合适,能经过扩张的泪小点顺利进入泪道,可冲洗又能较容易地抽取粘脓性分泌物,操作很灵活、深度易掌握。(2)从上泪小管进针探通,手术难度小,不易损伤承担较大泪液引流量的下泪小点、下泪小管。(3)操作简单,一次探通成功率达到90.3%。(4)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及时快速消除黏液,消除炎症。此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假道形成下泪小管、泪小点损伤,炎症使鼻泪管再次阻塞。此手术方式并发症少,不从下泪小点和下泪小管探通,不损伤下泪小点和下泪小管,能将大部分黏液和脓液清除干净,快速解除病人痛苦,避免形成泪囊周围蜂窝组织炎及泪囊瘘管。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4-28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